药品库

3
左乙拉西坦片

左乙拉西坦片

非处方药 非医保 进口

USB Pharma S.A.(比利时)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查看说明书
左乙拉西坦片
左乙拉西坦片
左乙拉西坦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左乙拉西坦片
左乙拉西坦片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主要成分

本品的活性成份为左乙拉西坦,其化学名称为(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

每片内含牛痘疫苗接种后的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4.0个Neurotropin单位,作为添加物,内含黄色5号铝化物。

生产企业

USB Pharma S.A.(比利时)

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60087

注册证号S20140086

说明
作用与功效

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适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征、肩周炎和变形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1)给药途径:口服。开浦兰左乙拉西坦片需以适量的水吞服,服用不受进食影响。(2...

通常成人每日4片,分早晚两次口服。另外,根据年龄和症状可酌量增减。

副作用

  成人临床研究汇总的安全性数据表明, 药物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6.4%和42.2%。 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分别为2.4%和2.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乏力和头晕,常发生在治疗的开始阶段。随时间的推移, 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会随之降低。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   儿童临床研究(4-16岁)表明药物组和安慰剂组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55.4%和40.2%,药物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慰剂组1.0%)。儿童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敌意、神经质、情绪不稳、易激动、食欲减退、乏力和头痛。除行为和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成人高(儿童38.6%,成人 18.6%)外,总的安全性和成人相仿。成人和儿童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具有可比性的。   总结成人和儿童临床研究结果和上市后经验,评估了每个系统的不良反应和发生频率:很常见>10%; 常见1-10%;少见:0.1%-1%; 罕见:0.01%-0.1%; 非常罕见 [0.01%;包括单独的报告。上市后临床应用的数据,尚不足以估计治疗人群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全身反应和给药部位

1.过敏症状:因有时会出现发疹、偶尔可见荨麻疹、瘙痒等过敏反应,此种情况下要停止服用。 2.消化器官:有时会伴有胃部不适、恶心反胃、食欲不振、腹泻·软便、胃痛、口渴、腹胀、便秘、口腔炎、胃沉、胃胀、腹痛、屁多、消化不良、以及偶尔有烧心和积食感、呕吐等症状。 3.精神神经系统:有时会出现困倦、头晕·头昏、头痛·头部沉重感等症状。 4.其他:有时会出现全身疲倦、浮肿或者偶尔会伴有发热、心慌以及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因为尚未确立妊娠期间以及哺乳期间给药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对孕妇或有怀孕可能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仅在被判断治疗上的有益性大于危险性的条件下,可以服用。 儿童用药:尚未确立对哺乳期婴幼儿及小儿的给药安全性。 老年用药:一般来讲,因高龄患者生理功能(植物神经功能)低下,应在密切观察患者状态的情况下,慎重给药。

成分

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适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征、肩周炎和变形性关节炎。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吡咯烷酮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现有的抗癫痫药物无相关性。左乙拉西坦抗癫痫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在多种癫痫动物模型中评估了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作用。左乙拉西坦对电流或多种致惊剂最大刺激诱导的单纯癫痫发作无抑制作用,并在亚最大刺激和阈值试验中仅显示微弱活性。但对毛果芸香碱和红藻氨酸诱导的局灶性发作继发的全身性发作观察到保护作用,这两种化学致惊厥剂能模仿一些人伴有继发性全身发作的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特性。左乙拉西坦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大鼠点燃模型的点燃过程和点燃状态均具有抑制作用。这些动物模型对人体特定类型癫痫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   体外、体内试验显示,左乙拉西坦抑制海马癫痫样突发放电,而对正常神经元兴奋性无影响,提示左乙拉西坦可能选择性地抑制癫痫样突发放电的超同步性和癫痫发作的传播。   左乙拉西坦在浓度高至10 uM时,对多种已知受体无亲和力,如苯二氮卓类、GABA、甘氨酸、NMDA、再摄取位点和第二信使系统。体外试验显示左乙拉西坦对神经元电压门控的钠离子通道或T-型钙电流无影响。左乙拉西坦并不直接易化GABA能神经传递,但研究显示对培养的神经元GABA和甘氨酸

一、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 : (1)镇痛效果试验(小鼠): 本药在各种镇痛试验中均显示有轻度镇痛效果。同时在反复寒冷和应激负状态下的痛觉过敏状态可显示出显著的镇痛效果。 (2)生物体内镇痛机制的激活作用(小鼠): 本药的镇痛效果,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机制中的下行性抑制系统来产生效果的。 1)通过SART应激负荷引起小鼠的痛觉阈逐渐减弱,5日后处于长期的痛觉过敏状态。对于该过敏状态连续服用本药,可出现用量依赖性改善。 2)SART应激负荷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可通过给予单胺前体来抑制。另外,本药的痛觉过敏状态改善作用也可被单胺神经阻断剂所阻害。 3)本药的痛觉过敏改善作用,依照腹腔内给药[腰部蛛网膜下腔内给药[小脑延髓池内给药的顺序递增。也可因在下行性抑制系统的通过部位胸椎部切断传导而减弱。 4)本剂也可使下行性抑制系统的五羟色胺神经元的起始部(延髓正中缝核)的功能低下得以恢复正常。此外,本品的镇痛作用也未见受到纳洛酮的拮抗,所以激活下行性抑制系统的作用是与多肽无关的。 2.其它的镇痛相关作用 (1)对于患有疼痛性疾病的患者可通过改善其局部循环障碍而改善患部的皮肤温度低下(温度记录法

注意事项

根据当前的临床实践,如需停止服用本品, 建议逐渐停药。(例如:成人每隔2到4周,每次减少500mg, 每日2次; 儿童应每隔两周,每次减少10mg/kg,每日2次)。临床研究中,一些患者对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有效应, 可以停止原合并应用的抗癫痫药物(研究中共有69位患者其中的36位成人患者)。   临床研究中报告有14%服用左乙拉西坦的成人及儿童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增加25%以上,但在服用安慰剂的成人及儿童患者中,也各有26%及21%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增加。   对于肝功能损害的病人,参照[用法与用量]。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病人,应先行检查肾功能,然后进行调整。   对驾驶和应用机器影响   目前没有研究关于服药后对机器驾驭能力和驾驶车辆能力的影响。   由于个体敏感性差异,在治疗初始阶段或者剂量增加后,会产生嗜睡或者其他中枢神经症状。因而,对于这些需要服用药物的病人,不推荐操作需要技巧的机器,如驾驶汽车或者操纵机械。

1.服用时: ①本药应直接吞服,请勿咀嚼。 ②本药外表施有薄膜涂层,故应避免将之粉碎混合。 2.给予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在服用PTP包装的药剂时,应先从PTP塑板中取出药片再服用。[曾有报告,由于误服PTP塑板而造成硬的锐角部刺入食道粘膜,甚至造成穿孔而引起纵膈感染等严重的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