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1
盐酸苯海拉明片

盐酸苯海拉明片

非处方药 医保甲类 国产

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药疹,对虫咬症和接触性皮炎也有效。亦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晕动病。

查看说明书
盐酸苯海拉明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盐酸苯海拉明片
盐酸苯海拉明片
吡贝地尔缓释片
吡贝地尔缓释片
主要成分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盐酸苯海拉明25毫克,辅料为白糖、糊精、硬脂酸镁。

 化学名称为:吡贝地尔[(亚甲二氧基-3,4苄基)-4哌嗪基-1]-2嘧啶。  分子式:C16H18N4O2  分子量:298.3

生产企业

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

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4022436

国药准字J20140064

说明
作用与功效

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药疹,对虫咬症和接触性皮炎也有效。亦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晕动病。

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1.可作为单药治疗;  2.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药。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2-3次。用于防治晕动病时,宜在旅行前1~2小时,最少3...

口服。 除帕金森病之外的所有适应症:每日1片于正餐结束时服用,或对于病情较严重者...

副作用

1.常见头晕、头昏、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以及嗜睡。2.偶见皮疹、粒细胞减少。

可能出现下列症状:(详细见说明书) 轻微的消化道不适(恶心、呕吐、胀气),可在剂量个体化调整后消失。 服用吡贝地尔有出现昏睡的报道,在极少个体中,日间出现过度的昏睡和突然进入睡眠状态。 也可出现心理紊乱如混浊或激越,尽管比较罕见。这些症状可在停药后消失。 血压紊乱(自立性低血压或血血压不稳非常少见。 由于含有胭脂红,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吡贝地尔上市以来已有病态赌博(强迫性赌博),性欲亢进,及性欲增加病例的报道(参考[注意事项])。 如服用本药后,发生本说明书之外的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与医生联络。 吡贝地尔上市以来已有病态赌博(强迫性赌博),性欲亢进,及性欲增加病例的报道(参考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仅限于老年患者,不存在妊娠危险的人群使用。 在缺乏相关资料时,不建议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用药:参见其他项下内容,或遵医嘱。

成分

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药疹,对虫咬症和接触性皮炎也有效。亦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晕动病。

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1.可作为单药治疗;  2.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药。

药理作用

为乙醇胺的衍生物,抗组胺效应不及异丙嗪,作用持续时间也较短,镇静作用两药一致,有局麻、镇吐和抗M胆碱样作用。(1)抗组胺作用,可与组织中释放出来的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H1受体,从而制止过敏反应;(2)对中枢神经活动的抑制引起镇静催眠作用;(3)加强镇咳药的作用;(4)也有抗眩晕、抗震颤麻痹作用。

周围血管舒张剂(C:心血管系统) 抗帕金森药物(N:神经系统) 药效学特点: 吡贝地尔:多巴胺能激动剂(刺激多巴胺受体和大脑多巴胺能通路)在人类,临床药理学研究已明确其作用机制: 1. 刺激清醒和睡眠状态下多巴胺能型皮质电发生。 2. 多巴胺控制下的不同临床功能,已经通过行为或心理测定量表的测试证明。 此外,吡贝地尔增加股动脉血流量(股血管床多巴胺能受体的存在解释了吡贝地尔对周围循环的作用)。

注意事项

1.幽门十二指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所致的幽门狭窄、膀胱颈狭窄、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病、高血压、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及哮喘患者不宜使用本品。2.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3.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4.肾功能障碍患者,本品在体内半衰期延长,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在使用吡贝地尔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出现昏睡和突然进入睡眠状态的情况,特别是帕金森患者。在日常的活动中间突然入睡,没有前兆的情况罕有报道。有必要告知患者有此类副作用的可能,在服药治疗期间如果患者驾车或者是进行机器操作必须小心注意。曾加出现过昏睡或突然入睡的患者不可驾驶车辆或进行机器操作。应当考虑减少用药剂量和退出治疗。 2.由于包含蔗糖成份,对于果糖不耐受,葡萄糖或半乳糖吸收不良或者蔗糖酶-异麦芽糖不足的患者不宜使用本品。 3.对于驾车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使用吡贝地尔进行治疗的患者有可能出现昏睡和/或突然进入睡眠状态,应当告知不要驾车,或者进行由于警觉改变可能导致患者及他人出现严重事故或死亡的危险活动(例如操纵机器),直至此类状况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