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疏风解表,解毒利咽。本品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大青叶、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黄芩、柴胡、重楼、栀子、淡竹叶、牡丹皮、地龙、白薇。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 |
全蝎、僵蚕(麸炒)、蝉蜕、防风、羌活、麻黄、桔梗、半夏(制)、黄连、大黄、甘草、人工牛黄、朱砂、人工麝香、冰片 |
|
生产企业 |
四川旭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1022450 |
国药准字Z1102000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疏风解表,解毒利咽。本品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
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用于小儿脏腑积热,关窍闭塞引起急热惊风,痰涎壅盛,昏睡,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二目直视 |
|
用法用量 |
口服,五岁以下每次10毫升;五岁至10岁每次20-30毫升,一日3次。 |
薄荷、钩藤汤送服。一次 1 丸,一日 2 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
副作用 |
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疏风解表,解毒利咽。本品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
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用于小儿脏腑积热,关窍闭塞引起急热惊风,痰涎壅盛,昏睡,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二目直视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表现为发热畏冷﹑肢凉﹑流清涕,咽不红者。 3.婴儿及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虚易腹泻者慎服。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详见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