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橘核、小茴香、官桂、炮姜、白胡椒、川楝子、吴茱萸、荔枝核、麝香组成。 |
人参、黄芪、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菇、莪术、三七、红花、薏苡仁、茯苓、刺五加、白术、女贞子、枸杞子。 |
|
生产企业 |
贵阳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
辽源誉隆亚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2020002 |
国药准字B2002004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
补气活血解毒。用于气虚血瘀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癌、胃癌的辅助治疗。 |
|
用法用量 |
外用,将膏药加温软水贴于肚脐,未满月小儿贴脐下。四天后自然脱落,如有沾肉现象,用膏药沾取即可。 |
口服,一次10g,一日3次。 |
|
副作用 |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
补气活血解毒。用于气虚血瘀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癌、胃癌的辅助治疗。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轻微恶心者,可改饭后服用。 3.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