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橘核、小茴香、官桂、炮姜、白胡椒、川楝子、吴茱萸、荔枝核、麝香组成。 |
木馒头、黄芪、车前子、黄柏、两头尖、蒲公英、泽兰、八角茴香油、肉桂油、琥珀。 |
|
生产企业 |
贵阳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2020002 |
国药准字Z2004442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
清热解毒,清利湿浊,理气活血,消炎止痛,祛瘀通淋。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 |
|
用法用量 |
外用,将膏药加温软水贴于肚脐,未满月小儿贴脐下。四天后自然脱落,如有沾肉现象,用膏药沾取即可。 |
睡前和晨起后由肛门塞入,一次1粒,一日2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
|
副作用 |
|
本品极少数患者使用后有轻度的肛周搔痒及肛周水肿,多在用药后第一周内出现。 个别患者稍有腹泻感觉。 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肝功及肾功的轻度异常,是否与使用本品有关尚无定论。 |
|
禁忌 |
|
|
|
成分 |
散寒止痛。用于小儿胎寒,肚腹疼痛,积聚痞块,疝气偏附,虚寒泻痢,胃寒腹胀。 |
清热解毒,清利湿浊,理气活血,消炎止痛,祛瘀通淋。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