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清肝祛脂。用于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所见的胁肋胀痛,胸腔满闷,食少纳呆,全身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茵陈、柴胡、山楂、泽泻、车前草、决明子、虎杖、丹参、大黄、黄芪、制何首乌。 |
溪黄草、余甘子、白花蛇舌草、茵陈、白术、茯苓、布渣叶、谷芽、麦芽、柴胡。 |
|
生产企业 |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B20020821 |
国药准字B2002046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健脾化湿、清肝祛脂。用于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所见的胁肋胀痛,胸腔满闷,食少纳呆,全身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
清热利湿,健脾消滞。可用于肝胆湿热、脾胃失运型急性肝炎所致的黄疸,胁胀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改善。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
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3次;儿童酌减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长期连续服用,可能产生胃寒、苔厚。 |
|
禁忌 |
|
|
|
成分 |
健脾化湿、清肝祛脂。用于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所见的胁肋胀痛,胸腔满闷,食少纳呆,全身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
清热利湿,健脾消滞。可用于肝胆湿热、脾胃失运型急性肝炎所致的黄疸,胁胀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改善。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本品应按照指定的服用方法及剂量使用; (2)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急性黄疸型肝炎属阴黄者用此药时须随证配伍温化寒湿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