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1
辛伐他汀片

辛伐他汀片

处方药 医保

甘肃益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用于高血脂症,心血管病变治疗。

查看说明书
辛伐他汀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辛伐他汀片
辛伐他汀片
舒洛地特软胶囊
舒洛地特软胶囊
主要成分

化学名:7-二甲基-8-[2-[(2R,4R)-四氢-4-羟基-6-氧代-2H-吡喃-2-基]乙基]-1-萘酚分子式:C25H38O5分子量:418.57

生产企业

甘肃益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23110

H20080618

说明
作用与功效

用于高血脂症,心血管病变治疗。

有血栓形成危险的血管疾病。

用法用量

口服:如需要可掰开服用。高胆固醇血症:一般始服剂量为每天10mg,晚间顿服,或遵医嘱服用。

软胶囊,每次日粒,第日2次,距用餐时间要长,如在早上十时和晚上十时服用。

副作用

1.对任何成分过敏者。2.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3.与四氢萘酚类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合用。

对本品、肝素或肝素样药物过敏者,有出血素质或患出血性疾病者禁用。

禁忌

成分

用于高血脂症,心血管病变治疗。

有血栓形成危险的血管疾病。

药理作用

辛伐他汀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只有少于2%的病人因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在已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分为可能、可疑或肯定)与药物有关的发生率大于或等于1%的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发生率在0.5%~0.9%的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头痛。发现肌病的报告很罕见。下列不良反应的报导曾出现在无对照组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中,如恶心、腹泻、皮疹、消化不良、瘙痒、脱发、晕眩、肌肉痉挛、肌痛、胰腺炎、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呕吐和贫血、横纹肌溶解和肝炎/黄疸罕有发生。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的明显的过敏反应综合征罕有报导,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狼疮样综合征、风湿性多发性肌痛、脉管炎、血小板减少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ESR)增高、关节炎、关节痛、荨麻疹、光敏感性、发热、潮红、呼吸困难以及不适。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氨基转移酶显著和持续性升高的情况罕有报导。肝功能检查异常为轻微或一过性。来源于骨骼肌部分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的情况也有报告。

舒洛地特是一种对动脉和静脉均有较强抗血栓形成作用的葡糖胺聚糖。舒洛地特的抗血栓效果主要是与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一些凝血因子,特别是抑制活化的第X因子有关。而其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则在其次,因此基本上避免了一般的抗凝作用所导致的后果。舒洛地特抗血栓的作用不光是通过抗凝血酶(ATIII)作用于游离凝血酶,而且通过肝素因子II(HCII)作用于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由此舒洛地特通过抑制凝血酶而产生的抗血栓作用体现在阻止血栓形成和血栓增长两方面。舒洛地特的抗血栓作用还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激活循环和血管壁的纤溶系统而发挥作用。此外舒洛地特还可以通过降低高血纤维蛋白原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而改善血液循环,使有血栓形成危险的血管病变病人的血粘度参数恢复正常。舒洛地特的药理学作用还包括通过保存血管壁上的正常负电荷和抑制细胞增殖及随后发生的血管壁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功能丧失,来维持血管壁通透选择性作用。舒洛地特的维持血管壁通透选择性作用可以防止不同高分子(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的常见的经血管渗漏,这些大分子的渗漏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表现在肾脏病变就是蛋白尿。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接受高达240毫克/公斤体重的口服给药剂量,无任何中毒症状。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超过900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1980毫克/公斤体重(腹腔注射);大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超过900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2385毫克/公斤体重(腹腔注射)。亚急性毒性:狗连续21天以10毫克/公斤的剂量口服给药,未发现不耐受现象,血液化学参数和主要器官的病理解剖学也未发生改变。长期毒性:大鼠和狗接受20毫克/公斤体重的口服给药剂量180天,疗程结束后血液、尿液和粪便的参数及主要器官的组织学参数均无重要改变。胎儿毒性:对大鼠和兔进行胎儿毒性试验(25毫克/公斤体重,口服),未发现对胚胎-胎儿毒性。致突变作用:进行了以下试验,未发现致突变作用:艾姆斯试验;人类淋巴细胞的非程序化DNA修复合成试验;曲霉属分离试验;曲霉属交换试验;曲霉属蛋氨酸抑制因子试验。

注意事项

1.病人接受辛伐他汀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使用。2.肝脏反应。本药应慎用在大量饮酒和/或有肝病历史的病人。有活动性肝病或无法解释的氨基转移酶升高者应禁用辛伐他汀。在临床实验中,有少数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有显著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的现象。但停药后,则氨基转移酶可回复至治疗前水平,但无黄疸或其它有关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亦无过敏现象。建议在治疗前对于氨基转移酶有升高现象的患者应加强检查并多加留意。如果病人的氨基转移酶有继续升高的表现,特别是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

本药十分安全,并无特殊注意事项。但在同时使用抗凝剂治疗时,最好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对驾驶和操纵机械的影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