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3
阿西美辛缓释胶囊

阿西美辛缓释胶囊

非处方药 非医保 国产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1)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它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

查看说明书
阿西美辛缓释胶囊
阿西美辛缓释胶囊
阿西美辛缓释胶囊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阿西美辛缓释胶囊
阿西美辛缓释胶囊
麦考酚钠肠溶片
麦考酚钠肠溶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西美辛。

本品主要成份为麦考酚钠。

生产企业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NovartisPharmaSchweizAG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9990358

H20080648

说明
作用与功效

(1)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它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

本品适用于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合用,用于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成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用法用量

进餐时服用口服成人一次90mg(1粒),一日1次,如果病情严重,使用剂量可增加到...

本品仅限于移植专业医师应用。服药不受进食影响 本品应于移植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推荐剂量为720mg,每日2次(日总剂量1440mg)。本品可与食物共服或单独服用。 特殊患者人群 肾功能不全者: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严重慢性肾衰患者(肌酐清除率<10mL/min)应严密监测。 肝功能不全者:伴有严重肝实质性疾病的肾移植患者,无须调整剂量。

副作用

(1)下列副作用偶有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便潜血(个别病例可能导致贫血)、消化道溃疡(有时伴有出血和穿孔)、头痛、头晕、嗜睡/疲劳、耳鸣。患者如发生严重胃肠紊乱特别是上腹部疼痛和黑便时应立即咨询医生。 (2)下列副作用很少发生:焦虑、精神失常、精神病、幻觉、沮丧、兴奋、肌肉无力、外周神经病变、肾脏损害、水肿、高血压、高钾血症、高度过敏性红斑、皮疹、粘膜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汗症、荨麻疹和瘙痒、脱发、过敏性反应、白细胞减少、肝酶升高、血尿素(氮)升高。

对麦考酚钠、麦考酚酸和吗替麦考酚酸酯,以及对本品所含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者禁用。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禁用。 儿童用药:因为没有本品用于14岁以下儿童的经验,故不推荐使用。 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成分

(1)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它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

本品适用于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合用,用于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成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药理作用

本品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药效学特性:麦考酚钠是麦考酚酸(MPA)的钠盐。麦考酚酸(MPA)是一种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的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能够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而不损伤DNA的合成。 麦考酚酸(MPA)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对其它细胞强,因为T、B淋巴细胞的增生只能依靠经典途径合成嘌呤,其它细胞还可以通过补救途径合成。因此,麦考酚酸(MPA)的作用是对钙神经蛋白抑制剂(干扰细胞因子的转录和静止期的T淋巴细胞)的补充。 临床资料 在两项比较麦考酚钠720mg和吗替麦考酚酯1000mg分别与新山地明及强的松联合应用的双盲研究中,第一项研究有423例术后早期患者,而第二个研究中是有322例稳定期患者从吗替麦考酚酯转换至麦考酚钠的维持治疗。 在对初次肾移植患者进行的为期12个月的治疗观察中,6个月、12个月时的复合主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显示两种药物在治疗上属于等效(复合主要终点事件包括,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丢失及失访;12月PP分析结果,27.9%对27.7%,差别在0.1%[CI95-8.6%,8.9%])。12个月时,两组间其他有效性终点的发生情况相当,如需要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23.4%对25.7%)、抗体治疗的排斥反应(均为4.5%)、移植物丢失(均为4.0%)。 在中国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比较了中国早期肾移植患者应用麦考酚钠720mg或吗替麦考酚酯1000mg联合新山地明及强的松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此项为期6个月治疗的研究中,通过对两组的复合主要终点事件(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丢失或死亡)的比较:麦考酚钠组和吗替麦考酚酯组分别为14.3%和20.3%,二者差值为-6%(CI95-14.5%、2.6%),认为两组在疗效上属于等效。 在6个月时,麦考酚钠组和吗替麦考酚酯组的其他疗效终点的情况,如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10.9%vs16.3%),移植物丢失(0.7%vs1.3%),也是相当的。 在此试验中所观察到的安全性信息也与其他的注册研究相似,且在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非预期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4.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

麦考酚钠是IMPDH(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抑制剂。因此在理论上应当避免用于患有罕见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遗传缺陷的患者,如Lesch-Nyhan综合征和Kelley-Seegmiller综合征。 建议在确定妊娠测试阴性结果后方可开始麦考酚钠治疗。在妊娠期使用以及对避孕的要求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与麦考酚钠联合用药)的患者,有增加发生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皮肤癌(参见不良反应)。风险表现为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而与某一特定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