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用于缓解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全身发热,局部红肿及疼痛症发。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萘普生。 |
本品主要成份为氯诺昔康,其化学名称为:6-氯-4-羟基-2-甲基-3-(2-吡啶胺基甲酰基)-2H-噻吩并[2,3-e]-1,2-噻嗪-1,1-二氧化物。 分子式:C13H10ClN3O4S2 分子量:371.82 |
|
生产企业 |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60018 |
国药准字H2004028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用于缓解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全身发热,局部红肿及疼痛症发。 |
可用于手术后急性疼痛、外伤引起的中-重度疼痛、急性坐骨神经痛和腰痛、晚期癌痛,亦可用于慢性腰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一次0.5g(2片),一日1次,或遵医嘱。 |
治疗关节炎或慢性疼痛,口服8mg(2片)/次,每日2次;急性疼痛,可根据疼痛程度... |
|
副作用 |
1、皮肤瘙痒、呼吸短促、呼吸困难、哮喘、耳鸣、下肢水肿、胃烧灼感、消化不良、胃痛或不适、便秘、头晕、嗜睡、头痛、恶心及呕吐等;2、视力模糊或视觉障碍、听力减退、腹泻、口腔刺激或痛感、心慌及多汗等;3、胃肠出血、肾脏损害(过敏性肾炎、肾病、肾乳头坏死及肾功能衰竭等、荨麻疹、过敏性皮疹、精神抑郁、肌肉无力、出血或粒细胞减少及肝功损害等较少见。 |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消化不良,个别人出现胃溃疡、胃穿孔、消化道出血。 |
|
禁忌 |
|
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用于缓解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全身发热,局部红肿及疼痛症发。 |
可用于手术后急性疼痛、外伤引起的中-重度疼痛、急性坐骨神经痛和腰痛、晚期癌痛,亦可用于慢性腰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其镇痛、抗炎、解热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作用。 |
药理作用 氯诺昔康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系噻嗪类衍生物。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毒理研究 动物体内安全性研究显示,本品的毒性特征与其对环氧合酶的抑制作用一致,消化道和肾脏是对毒性最敏感的器官。 重复给药毒性:SD大鼠灌胃给药0、0.06、0.16、0.40mg/kg/天,连续12个月,与给药相关的毒性主要有死亡、增重减缓、由失血而致的贫血、肾损害、肾脏乳头坏死及胃肠道粘膜损害等;肾脏病变在恢复性观察期间未能完全恢复;雌性大鼠的消除半衰期为雄性大鼠的2倍,从而使雌性大鼠暴露于氯诺昔康的时间远较雄性大鼠长。本试验中大鼠的未见毒性剂量为0.01mg/kg/天。 遗传毒性:9项组合的遗传毒性试验未发现本品有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三段生殖毒性试验结果未发现本品有致畸作用,但可使分娩延缓。 分娩延缓也见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与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有关。 致癌性:为期104周的大鼠致癌性试验未发现本品有致癌性。 |
|
注意事项 |
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也易过敏。2、对诊断的干扰:可影响尿5-羟吲哚醋酸(5-HIAA)及17-酮类固醇的测定值。3、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时、哮喘、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4、长期用药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血象及眼科检查,须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而调整剂量,一般应用最低的有效量。5、饮酒同时服用本品,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增多。 |
1.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4.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AS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 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