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份:阿司匹林(乙酞水杨酸)。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分子式:C9H8O4分子量:180.16 |
本品主要成份为:尼莫地平。 |
|
生产企业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协和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30396 |
国药准字H1102141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 |
本品钙拮抗剂,本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 |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3片,或遵医嘱。本品宜在饭后用温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 |
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口服。一日30~120mg,分3次服用,连服一个月。2 偏头痛:口服,一次40mg,一日3次,12周为一疗程。有效率达88%,约有一半病例可基本痊愈或显效,对血管性、紧张性和丛集性以及混合型头痛等均能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能防止先兆症状的出现。3 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口服。一次40~60mg,一日3~4次,3~4周为一疗程,如需手术的患者,手术当天停药,以后可继续服用。4 突发性耳聋:口服。一日40~60mg,分三次服用,5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3~4疗程。5 轻、中度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有脑血管病者,可优先选用。口服。开始一次40mg,一日3次,一日最大剂量为0.24g。 |
|
副作用 |
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胃出血、胃溃疡以及主要在哮喘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和皮肤反应)极少见。有报道个别病例出现肝肾功能障碍、低血糖以及特别严重的皮肤病变(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小剂量乙酰水杨酸能减少尿酸的排泄,对易感者可引起痛风的发作。极少数病例长期服用本品后由于胃肠道隐匿性出血导致贫血,出现黑便(严重胃出血的症状)。出现眩晕和耳鸣时(特别是儿童和老人)可能为严重的中毒症状。如果出现没有列举的副作用时,请及时将这些副作用告知医生或药剂师。一旦出现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及时判断副作用的程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怀孕早期及孕中期时应慎用本品,因本品在分娩时可增加母亲和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故妊娠最后三个月的妇女应禁用本品。乙酚水杨酸及其降解产物能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当服用大剂量时(每大超过150mg)应终止哺乳。儿童用药:儿童和青少年服用本品可能会出现少见的但危及生命的Reye-综合症。老年用药:慎用,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 |
|
|
成分 |
本品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 |
本品钙拮抗剂,本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4.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