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牛白藤、假蒟、地耳草、牛尾菜、鹅不食草、牛膝、乌药、红杜仲、鬼画符、山桔叶、羊耳菊、刘寄奴、过岗龙、山香、穿破石、毛两面针、鸡血藤、丢了棒、岗梅、木鳖子、丁茄根、大半边莲、独活、苍术、急性子、建栀、制川乌、丁香、香附、黑老虎根、桂枝、樟脑。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氯唑沙宗125毫克、对乙酰氨基酚150毫克。 |
|
| 生产企业 |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6006 |
国药准字H20084298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
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扭伤、挫伤以及运动后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小孩及体虚者减半。 |
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4次。 |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
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扭伤、挫伤以及运动后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可见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偶见嗜睡、头晕、轻度头痛,一般较轻微,可自行消失或停药后缓解。 |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皮肤破伤出血者不可外敷。 |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药不得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4.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5.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