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牛白藤、假蒟、地耳草、牛尾菜、鹅不食草、牛膝、乌药、红杜仲、鬼画符、山桔叶、羊耳菊、刘寄奴、过岗龙、山香、穿破石、毛两面针、鸡血藤、丢了棒、岗梅、木鳖子、丁茄根、大半边莲、独活、苍术、急性子、建栀、制川乌、丁香、香附、黑老虎根、桂枝、樟脑。 |
淫羊蕾、续断、赤芍、川芎、知母、莪术、三棱、地黄、牡蛎(煅)。 |
|
| 生产企业 |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6006 |
国药准字Z20150020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
补肾活血,强筋健骨。用于骨痿(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痛、骨关节炎及预防更年期骨质疏松。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小孩及体虚者减半。 |
口服,一次5片,治疗骨折及骨关节炎,一日3次,预防骨质疏松,一日2次,30天为一疗程。 |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
补肾活血,强筋健骨。用于骨痿(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痛、骨关节炎及预防更年期骨质疏松。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皮肤破伤出血者不可外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