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养血调经,舒郁化滞。用于气虚血寒、肝郁不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赤白带下,两肋胀痛,倦怠少食。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当归、川芎、白芍、地黄、熟地黄、益母草、黄芪、党参、白术(麸炒、)、苍术、茯苓、阿胶(蛤粉烫)、何首乌(黑豆酒炙)、补骨脂、桂枝、益智仁、吴茱萸(甘草炙)、赤石脂(煅醋淬)、杜仲炭、海螵蛸、牡蛎、蛇床子、枯矾、椿皮、木爪、威灵仙、秦艽、羌活、独活、白芷、藁本、续断、川牛膝、柴胡、延胡索(醋灸)、郁金、香附(醋灸)、牡丹皮、豆蔻仁、砂仁、化橘红、青皮(醋灸)、法半夏、艾叶炭、石菖蒲、远志(去芯,甘草灸)、酸枣仁(炒)、使君子、胡黄连、黄连、黄芩、莲子(去心)、甘草。辅料为蜂蜜。 |
硝呋太尔、制霉素。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DOPPELFARMACEUTICIS.R.L.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145 |
H2010004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养血调经,舒郁化滞。用于气虚血寒、肝郁不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赤白带下,两肋胀痛,倦怠少食。 |
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阴道混合感染。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0粒(6g)-35粒(7g),一日2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成分 |
养血调经,舒郁化滞。用于气虚血寒、肝郁不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赤白带下,两肋胀痛,倦怠少食。 |
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阴道混合感染。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
1、为获得较好疗效,尽量将本品置入阴道深处,第二天应进行阴道冲洗。2、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3、使用本品期间勿饮用酒精饮料。酒精会引起不适或恶心,但这种反应会自行消失。4、为防止复发,男方应同时接受治疗,可用硝呋太尔口服片或油膏。5、长期使用导致过敏发生时,应暂停用药或调整剂量。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