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消热透表。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肌表无汗,头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体倦。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羌活、防风、川芎、苍术(炒)、荆芥穗、葛根、黄芩、地黄、白芷、牛黄、苦杏仁(炒)、甘草。 |
主要成分:阿奇霉素化学名:(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a-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D-木-已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分子式:C38H72N2O12分子量:749.00 |
|
生产企业 |
广西金海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5021082 |
国药准字H2000072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发汗解肌,消热透表。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肌表无汗,头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体倦。 |
1.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2.用于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3.用于衣原体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4.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
|
用法用量 |
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2片,1~3岁一次2~3片,3岁以上一次3~5片,一日2次。 |
对红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对红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发汗解肌,消热透表。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肌表无汗,头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体倦。 |
1.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2.用于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3.用于衣原体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4.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阿奇霉素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即氮内酯类的第一个品种。其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本品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也具抗菌活性。本品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流感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强4~8倍及2~4倍,对少数大肠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也可具抑菌作用。本品对消化链球菌属等厌氧菌、肺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等具良好抗微生物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风寒感冒所设,风热、暑湿感冒不宜应用;2.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及不易消化食物;3.服本品时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4.服药期间高热不退或咳嗽、气促、鼻煽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