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 
                        
                             贝诺酯  | 
                    |
| 生产企业 |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 
                        
                             贵州飞云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2020091  | 
                        
                             国药准字H5202014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 
                        
                             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4次;老年人一日用量不超过5片。  | 
                    |
| 副作用 | 
                             
  | 
                        
                             1.轻度胃肠道反应如呕吐、便秘、烧心等,也有报道引起腹泻。  | 
                    |
| 禁忌 | 
                             
  | 
                        
                             
  | 
                    |
| 成分 |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以酯键结合的中性化合物。有解热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小,患者易于耐受,口服后在胃肠道不被水解,在肠内吸收并迅速在血中达到有效浓度,特点是很少引起胃肠出血。  |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