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散寒。用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寒湿带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红参、当归、益母草、熟地黄、丹参、香附(醋制)、龟甲、地骨皮、延胡索(醋制)、莱菔子(炒)、白术(麸炒)、肉桂、木香、赤芍、甘草、小茴香(盐制)、续断、蒲黄、川芎、牛膝、鹿茸(去毛)、茯苓、鹿胎粉、阿胶。辅料为红糖。 |
黄芪、熟地黄、巴戟天、当归、地龙、豨莶草、川芎七种成分。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华侨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吉林吉尔吉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2024058 |
国药准字B2002074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补气养血,调经散寒。用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寒湿带下。 |
补益肝肾,益气通络。用于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所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麻木,言语不清,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克,一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中风急性期人群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补气养血,调经散寒。用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寒湿带下。 |
补益肝肾,益气通络。用于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所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麻木,言语不清,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等。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个别患者服药后自觉口鼻干燥。 |
|
注意事项 |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服本药期间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糖尿病患者慎服。 4、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5、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 6、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8、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临床上将中风病人分:超急性期(发病24小时之内);急性期(发病2-7天内);亚急性期(发病8-30天内);慢性期(发病1-2个月);后遗症期(发病2个月以后)。2.凡是脑血管病人1个月后均可服用。但为了更安全,建议对亚急性期、慢性期以及脑出血病人建议由每日2次,每次2粒开始服用。等到进入后遗症期时,4个月后(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脑出血病人:年龄55岁以下;第一次发病的;非脑干(桥脑和延髓)出血的;量在10-15ml之内的。)或六个月后(以下四个条件具备任一个的脑出血病人:年龄55岁以上;再次复发的;脑干(桥脑和延髓)出血的;量在30ml之上的)可以恢复正常用量(每日三次,每次四粒)。3.醒脑复苏是纯中药制剂,对肝肾无任何毒副作用,可放心服用。4.以空腹服用效果最佳。胃肠功能不好或服用后有口干、头晕、恶心时,应改为饭后半小时服用。本药和患者服用其他药物没有明显冲突,考虑到最佳药效,与中药差开半小时,西药差开一小时以上服用即可。5.服药期间,日常服用的降压药、降糖药不能停服。本药也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服用本药两个月后,视情形将降压药逐渐减量或减次。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