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解热阵痛药。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人工牛黄、马来酸氯苯那敏。 |
盐酸西替利嗪。 |
|
生产企业 |
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 |
香港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2025395 |
注册证号HC2018101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解热阵痛药。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
治疗季节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以及非鼻部症状眼结膜炎,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症状。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 |
项肾功能不全患者用法与用量。 |
|
副作用 |
1.偶见皮疹、恶心、呕吐、出汗、腹痛、厌食及面色苍白等,个别患者初服后出现嗜睡或轻度头昏,停药后症状消失。2.偶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紫绀。长期或大量使用对肝、肾功能均有损害。3.有时可致幻觉、精神紊乱,偶见有语言含糊不清、不自主眼球运动,一般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度或中毒的表现。4.对老年患者,可致排尿困难、昏厥,常引起体位性低血压。5.偶见白细胞减少。6.较顽固的不良反应有:注意力不能集中、头晕目眩、易激动、厌食、神经质、皮肤出现紫红色网状斑点或网状青斑、睡眠障碍、梦魇等。少见头痛、视物模糊、口鼻及喉干、便秘、疲劳无力等。7.长期治疗可见下肢肿胀。 |
偶有报告病人有轻微和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困倦、嗜睡、激动、口干、肠胃不适。在测定精神运动功能的客观实验中,本品对镇静的影响和安慰剂相似。稀有报道过敏反应。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致畸试验显示无任何致畸作用,但是为了预防,二盐酸西替利嗪不应给怀孕初期至3个月内的孕妇服用,也不应给授乳妇女使用。 儿童用药:见 老年用药:1. 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参见 |
|
成分 |
解热阵痛药。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
治疗季节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以及非鼻部症状眼结膜炎,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症状。 |
|
药理作用 |
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解热镇痛作用;金刚烷胺可抗“亚一甲型” 流感病毒,抑制其繁殖;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并减轻其他药物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症状;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
注意事项 |
1.服用本品后避免驾驶机动车,操作机械及高空作业。2.服用本品时饮酒,会增加本品的不良反应。3.下列情况应慎用。(1)肝﹑肾功能不全者。(2)脑血管病史﹑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疹病史﹑末梢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精神病或严重神经官能症﹑癫痫病史者。4.交叉过敏反应对少数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病人,服用后可能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5.不宜大量或长期用药以防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功能损害。6.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1)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可得假性低值。(2)用磷钨酸法测定血清尿酸可得假性高值。(3)用亚硝基萘酚试剂对尿5-羟吲哚醋酸作定性过筛试验可得假阳性结果,定量不受影响。(4)应用一次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小剂量,可使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血清转氨酶增高。 |
1. 在治疗剂量下,本品不会强化酒精作用(在血液浓度每公升0.8克),但是必须小心。 2. 驾驶或操作机械:在健康志愿者每日服用20或25毫克试验中,并未证实对警戒性及反应时间有任何改变。不过建议病人不要超过推荐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