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能主治:用于蛔虫病,蛲虫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
地榆炭、蜜视角、炒穗花、大黄、黄芩、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麸、炒积壳、辆料为蜂蜜。 |
|
生产企业 |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73328 |
国药准字Z1102000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 |
疏风凉血,泻热润燥。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痔疮、湿热便秘、肛门肿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2粒,2岁以上如同单纯蛲虫,单纯轻度蛔虫感染1粒,顿服。 |
口服,一次5克(50丸)一日2次。 |
|
副作用 |
1.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2.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时,主要因囊虫死亡释出异性蛋白有关,多于服药后2~7天发生,出现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3.治疗囊虫病和包虫病,因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多于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 |
疏风凉血,泻热润燥。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痔疮、湿热便秘、肛门肿痛。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