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栓,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证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丹参、川芎、黄芪、甲基橙皮甙、盐酸托哌酮、维生素B6。 |
活性成份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
|
生产企业 |
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9993108 |
国药准字J2019000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栓,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证者。 |
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Ⅱ-Ⅳ级,LVEF≤40%)成人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代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其他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例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盐皮质激素拮抗剂)合用。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4周,或遵医嘱。 |
诺欣妥可以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参见[药代动力学])。由于与ACE抑制剂合用时存在血管性水肿的潜在风险,禁止诺欣妥与ACEI合用。如果从ACEI转换成诺欣妥,必须在停止ACE抑制剂治疗至少36小时之后才能开始应用诺欣妥(参见[禁忌])。推荐诺欣妥起始剂量为每次100mg,每天两次。在目前未服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的患者或服用低剂量上述药物的患者中,用药经验有限,推荐诺欣妥的起始剂量为50mg,每天两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诺欣妥剂量应该每2至4周倍增一次,直至达到每次200mg每天。 |
|
副作用 |
少数病人服用后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对症处理后能缓解;另外个别病人有吐酸水,出现面部潮红感,停药后既消失。 |
诺欣妥可导致以下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血管性水肿、低血压、肾功能损害、高钾血症,详见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
|
成分 |
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栓,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证者。 |
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Ⅱ-Ⅳ级,LVEF≤40%)成人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代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其他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例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盐皮质激素拮抗剂)合用。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中的盐酸托哌酮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和中枢肌松剂,具有直接扩张血管并降低骨骼张力,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对脑动脉硬化、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有确切疗效;甲基橙皮苷可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使毛细血管渗透性正常化和防止动脉硬化;川芎、丹参均为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药,具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及降低脑耗氧量等作用;黄芪为补气升阳之药,也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的效能,配加维生素B6,可起到提高和增强疗效的作用。 |
||
注意事项 |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