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栓,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证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丹参、川芎、黄芪、甲基橙皮甙、盐酸托哌酮、维生素B6。 |
甲磺酸达比加群酯。 |
|
生产企业 |
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9993108 |
国药准字J2013006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栓,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证者。 |
用于预防心节律异常(心房颤动)患者中风和血栓的发生。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4周,或遵医嘱。 |
用水送服,餐食或餐后服用均可。请勿打开胶囊。成人的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300mg,... |
|
副作用 |
少数病人服用后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对症处理后能缓解;另外个别病人有吐酸水,出现面部潮红感,停药后既消失。 |
1.在关键部位或器官发生症状性出血:眼内、颅内、椎管内或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肌肉内出血、腹膜后出血、关节内出血或心包出血。2.满足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标准的大出血被称为危及生命的出血:致死性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伴有血红蛋白至少下降50g/L的出血;需要输血或血细胞至少达4个单位的出血,伴有低血压而需静脉使用升压药的出血;必须外科手术治疗的出血。3.与接受华法林治疗者相比,随机接受达比加群酯每次110mg、每日两次和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患者,总体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呈显著下降(p<0.05)。与华法林相比,随机接受达比加群酯每次110mg,每日两次的受试者的大出血风险显著降低(危险比0.80,[p=0.0026])。与华法林相比,随机接受达比加群酯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受试者的胃肠道大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危险比1.47,[p=0.0008]),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75岁的患者中。4.各亚组(如:肾功能损害、年龄、抗血小板药物或P-gp抑制剂等联合用药)均表现出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相比在预防卒中和SEE方面的益处,以及颅内出血(ICH)风险的下降。在使用抗凝血药治疗时大出 |
|
禁忌 |
|
|
|
成分 |
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栓,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证者。 |
用于预防心节律异常(心房颤动)患者中风和血栓的发生。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中的盐酸托哌酮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和中枢肌松剂,具有直接扩张血管并降低骨骼张力,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对脑动脉硬化、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有确切疗效;甲基橙皮苷可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使毛细血管渗透性正常化和防止动脉硬化;川芎、丹参均为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药,具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及降低脑耗氧量等作用;黄芪为补气升阳之药,也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的效能,配加维生素B6,可起到提高和增强疗效的作用。 |
||
注意事项 |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 |
1.房颤相关性卒中和SEE预防的临床试验中排除了肝酶增高>2ULN(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对这一患者亚组无治疗经验,所以不推荐该人群使用本品。2.与其他所有抗凝药物一样,出血风险增高时,应谨慎使用达比加群酯。在接受达比加群酯治疗的过程中,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出血。如果出现难以解释的血红蛋白和/或红细胞压积或血压的下降,应注意寻找出血部位。3.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停用本品。4.如发生严重出血,应停止治疗,并调查出血来源。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的药物不应与本品联合给予,或应谨慎给予。5.本品硬胶囊包含着色剂日落黄(E110),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