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1
阿莫西林颗粒

阿莫西林颗粒

处方药 医保

海南三叶制药厂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急性单纯性淋病。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查看说明书
阿莫西林颗粒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阿莫西林颗粒
阿莫西林颗粒
卵磷脂络合碘片
卵磷脂络合碘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莫西林。

卵磷脂络合碘。

生产企业

海南三叶制药厂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46020531

H20110014

说明
作用与功效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急性单纯性淋病。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

用法用量

口服。撕开小袋,把药粉倒入适量的凉开水中,摇匀,即可服用。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和早产儿每次口服50mg,3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阿莫西林颗粒儿童参考用量年龄0.125g/袋/次一周岁以内0.5袋1-3周岁1袋3-5周岁1.5袋5-10周岁2袋10周岁以上2-3袋每日用量:每日3次或遵医嘱。成人:一次0.5g(4袋),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32袋)。

口服,成人一次1~3片,一日2~3次服用。每日用量:沃丽汀3~6片。

副作用

1.青霉素过敏患者禁用。2.用前必须做青霉素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对碘过敏患者禁用。

禁忌

儿童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及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无使用经验)。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对妊娠妇女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对妊娠妇女或疑为妊娠的妇女,只有在治疗价值大于可能带来的风险时,方可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降低,应在使用时适当减量,并对服用此药者小心监护。

成分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急性单纯性淋病。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

药理作用

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卵磷脂络合碘可促进兔视网膜的组织呼吸,增进视网膜的新陈代谢。 2.卵磷脂络合碘可加速成年白兔的ERG(视网膜电流图)节律样的微小波动,在给碘剂量为18μg/kg/天时这种作用最为明显,且连续治疗三个月作用增强。 3.对兔的过敏性眼色素层(葡萄膜)炎或暴发性眼色素层炎的两种实验中,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改善ERG的作用。

注意事项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2.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3.阿莫西林可导致采用Benedict或Fehling试剂的尿糖试验出现假阳性。4.下列情况下应慎用:(1)有哮喘、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史者。(2)老年人和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可能需调整剂量。(3)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慎用:1.患有慢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2.曾患突眼性甲状腺肿的患者。3.内源性甲状腺素合成不足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