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止血,止痛,消肿。用于痔疮发炎肿痛、肛裂疼痛及痔疮手术后大便困难、便血等及老年人便秘。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火麻仁、紫珠叶、槐花、金银花、地榆、白芍、三七、茅根、茵陈、枳壳。 |
黄柏、苦参、大叶桉叶、蒲公英、地肤子、赤芍、蛇床子、冰片。 |
|
| 生产企业 |
江西南昌桑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80406 |
国药准字Z20090073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止血,止痛,消肿。用于痔疮发炎肿痛、肛裂疼痛及痔疮手术后大便困难、便血等及老年人便秘。 |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用于阴痒带下或阴部灼热、口干苦、小便色黄短涩、舌质红苔黄腻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辩证属湿热下注见上述证候者。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粒,一日3次。 |
外用。一次10ml药液,用温水稀释至100ml冲洗阴道,一日2次,7天一疗程。 |
|
| 副作用 |
孕妇及三岁以下儿童禁用;失血过多,身体虚弱者禁用。 |
偶见用药局部不适。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止血,止痛,消肿。用于痔疮发炎肿痛、肛裂疼痛及痔疮手术后大便困难、便血等及老年人便秘。 |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用于阴痒带下或阴部灼热、口干苦、小便色黄短涩、舌质红苔黄腻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辩证属湿热下注见上述证候者。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未明确诊断的便血,粘液血便,便血呈喷射状者应去医院就诊;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本品尚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2.本品尚无老年性明道炎、衣原体明道炎、支原体阴道炎以及淋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3.本品尚无局部患处直接涂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4.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