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卫健委提倡规范分院区设置 一院多区发展需跨三大难关

 2396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迅猛。武汉同济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都是多院区发展。

但无论是托管合作办院,还是医疗集团化发展,抑或是自建新院等多院区模式,都普遍面临管理困境和发展瓶颈,呼唤着政策的规范和引导。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告诉健康界,在2022年全国两会他提交的提案主题之一,便涉及一院多区运营管理。

2022年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下称《指导原则》),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规范公立医院分院区设置,也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给予了宽松条件,亦宣告一院多区「野蛮发展」时代结束。

「在国家级文件中,《指导原则》首次明确提出分院区的定义,并对申请设置公立医院分院区的基本条件、公立医院的发展阶段、分院区的床位规模等都提出了严格且明确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付强表示。

「新的改革环境和发展背景下,一院多区将迈入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也将面临新挑战。」周崇臣在提案中写道。

首当其冲的,就是多院区的管理如何更统一?成本管控如何更高效?医疗服务如何实现同质化?

关于一院多区,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没有固定答案,「医院管理者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之前「先做大再做强」的老路子,《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先做强再做大」,引领公立医院内涵发展。

「国家应尽快出台一院多区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对一院多区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机构设置、执业管理等作出引导和规范。」周崇臣说道。

疫情过后,「一院多区」正当时

一院多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大医院支持偏远地区的基层建设工作。随后,随着城市化加速,企业医院改制、分级诊疗、医联体等政策陆续激励下,大医院纷纷以分中心、分支机构、分院区等形式扩充、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资料显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排名前30的公立医院中,有22家设置了分院区。

促进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也催生了外界对「大医院跑马圈地」的担忧。

「由于国家对一院多区没有指导性意见,在限制公立医院发展规模的语境下,许多医院建分院时也有不少顾虑。」周崇臣告诉健康界。

在这种情况下,无序发展的一院多区存在不少乱象。

「有些医院异地设分院就只是给一个名字、挂一个牌子,人财物不统一,医疗业务不协同,同质化根本无从谈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罗力教授告诉健康界,这不仅无法满足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医改初衷,还有可能损害主体医院的品牌和声誉。罗力是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卫生健康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专家组成员。

改变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

「有一段时间国家是希望规范公立医院的发展,尤其是适度控制规模扩张,把民营医院的发展空间让出来。」罗力说,然而,一场疫情让国家重新意识到大力发展公立医院的重要性。

那么,公立医院到底如何发展?「单体规模扩大的空间有限,集团式分布式发展才是方向。」据罗力介绍,发挥高水平医院的区域带动作用,合理布局分院区,在分院区配置优势专科,让优质医疗资源的布局更均衡,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更高,才符合医改的要义。

此外,疫情期间,武汉同济、武汉协和等多院区医院征用单独院区,转换成患者收治定点医院,对疫情防控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这可能是下一步综合医院发展的方向。」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2020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话,被视为国家卫健委首次公开支持一院多区建设的信号。

随后,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被外界解读为一院多区发展的官方指引。

很快,2021年2月举行的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研究出台引导大型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的政策,既要控制单体机构规模扩展,又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倍增、区域布局协调发展——国家支持公立医院单体多院区发展模式更加明朗。

4个月后,《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这是国家层面文件首次提出支持一院多区。

2022年1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下称《指导原则》),首次明确了分院区概念,并设定了分院区建设的条件、标准等。

从此,一院多区建设有了「国家标准」,迈入规范管理的新时代。

药品推荐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