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檢都是癌症”的說法是假的,活檢不一定是癌症。
活檢是“活體組織檢查”簡稱,亦稱外科病理學檢查,是指應診斷、治療的需要,從患者體內切取、鉗取或穿刺等取出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的技術。它是診斷病理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對絕大多數送檢病例都能做出明確的組織病理學診斷,被作爲臨牀的最後診斷。
活檢的目的主要有協助臨牀對病變作出診斷或爲疾病診斷提供線索;瞭解病變性質、發展趨勢,以便決定手術方案等。例如,對一個性質不明的病變,在手術檯上取病變送檢,如診斷爲炎性或良性腫瘤,則手術範圍很小即可;如爲惡性,即癌,則立即做擴大切除的根治術。
因此,活檢不一定是癌症,但是確診癌症一定要做活檢。臨牀中診斷癌症必備的條件是做活檢,取得了細胞的病理檢查,纔可以確定是不是癌症。同時,通過活檢可以確定是屬於癌症的哪一種病理類型,從而爲臨牀的抗癌的治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