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色素病變又稱爲視網膜色素變性,可表現爲夜盲、視野縮小、視力下降等症狀。
1.夜盲
視網膜色素病變是以進行性感光細胞變性、凋亡及色素上皮功能喪失爲共同表現的遺傳性、退行性疾病。多發於兒童期,青少年期進行性加重,病變通常從視網膜赤道部開始,然後向黃斑和中央凹推進,早期表現爲夜盲症,並呈進行性加重。
2.視野縮小
發病早期視野呈環形暗點,一般出現在上方視野。然後逐漸向中心和周邊擴展,表現爲視野進行性縮小,周邊視野缺失,伴有視網膜電圖異常。晚期可形成管狀視野,甚至視力完全消失。但是中心視力可較長時間保留,雙眼表現對稱。
3.視力下降
隨着夜盲症狀的進行性加重,視力逐漸下降,晚期可出現中心視力障礙。或者早期可因爲黃斑中心凹視網膜色素上皮損傷、瀰漫性視網膜血管滲漏或囊樣黃斑水腫導致中央視力下降。
除此之外,患眼常有晶狀體後囊下鍋巴樣混濁或視力下降後可出現色覺異常等症狀。目前該病並未特效療法,低視力者可試戴助視器。建議經常戴用遮光眼鏡,以儘量避免強光刺激。出現眼部不適症狀時,應及時就醫,不可盲目用藥,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