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偏高通常指血小板數量輕微升高,可能是季節變化、劇烈運動等生理性因素導致的升高;也可能是病理性升高,如急性溶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疾病,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檢查,在醫生指導下對因處理。
一、生理性升高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爲(100~300)×10^9/L。正常人血小板計數可有6%~10%的變動範圍,通常午後較清晨高,冬季較春季高,劇烈運動後和妊娠中、晚期升高,靜脈血的血小板數量較毛細血管血液高。以上屬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須緊張,通常可自行恢復正常。
二、病理性升高
1.急性溶血
輸入不符血型的血液或者吸入有害氣體等情況可導致急性溶血,由於血細胞被破壞,反射性引起造血細胞生成紅細胞,也促使血小板生成增多。可遵醫囑使用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等促進血液中血紅蛋白排出,同時注意維持血容量、鹼化尿液,防止腎衰竭。
2.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病因尚不明確,疾病可導致骨髓造血活躍,血小板增多,白細胞增加,血紅蛋白增加。可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也可用羥基脲和干擾素等減少血小板生成,必要時可進行靜脈放血治療。
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此病病因不明確,誘發因素主要包括電離輻射、接觸染髮劑等。由於細胞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擾,過度增殖的同時凋亡受到抑制。白細胞數升高,血紅蛋白下降,血小板增高。通常可用甲磺酸伊馬替尼等靶向治療藥物,也可使用干擾素和羥基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