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早期10個徵兆”的說法是不嚴謹的。敗血症的徵兆主要包括毒血癥狀(如寒戰、高熱)、皮膚損害(如瘀點、蕁麻疹)、關節病變(如關節紅腫、疼痛)、原發感染竈(如毛囊炎、癰)、遷徙性病竈(如皮下膿腫、肺膿腫)及其他症狀(如肝脾腫大、黃疸)。
1.毒血癥狀
敗血症患者通常會出現毒血癥狀,一般表現爲寒戰,高熱,可伴全身不適、頭痛、肌肉及關節疼痛、軟弱無力,脈搏、呼吸加快。部分膿毒症患者有明顯的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嚴重時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或脫水、酸中毒。
2.皮膚損害
部分敗血症患者會出現多種皮膚損害,以瘀點最常見,多分佈於軀幹、四肢、口腔黏膜及眼結膜等處,數量較少。金葡菌和A羣鏈球菌膿毒症可引起蕁麻疹、猩紅熱樣皮疹、膿皰疹、燙傷樣皮疹、瘀斑等,瘀斑可觸合成片。銅綠假單胞菌敗血症可出現中心壞死性皮疹。
3.關節病變
革蘭陽性球菌和產鹼桿菌敗血症可引起關節病變,主要表現爲膝關節等大關節紅腫、疼痛、活動受限,少數有關節腔積液或積膿。
4.原發感染竈
即原發局部炎症,是病原菌首先侵入處的局部炎症,表現爲紅、腫、熱、痛或相應症狀。常見的原發病竈爲毛囊炎、癰或膿腫等,皮膚燒傷,壓瘡,呼吸道、泌尿道、膽道、消化道、生殖系統感染,以及開放性創傷感染等。
5.遷徙性病竈
又稱轉移性炎症病竈,是敗血症病程中細菌隨血流播散引起的繼發性感染。多見於病程較長的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症和厭氧菌敗血症。自第2周起,可不斷出現轉移性膿腫。常見轉移性病竈有皮下膿腫、肺膿腫、肝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及心包炎等。
6.其他症狀
敗血症還有肝、脾常僅爲輕度腫大,併發中毒性肝炎或肝膿腫時肝臟可顯著腫大,伴壓痛、叩擊痛,也可有黃疸等肝功能損害表現。重症患者可有伴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昏迷、感染性休克等相應表現。如感到不適,建議儘快就醫檢查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