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口腔感染梅毒初期症状

 2353

梅毒主要是通过性生活进行传播的疾病,它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皮肤溃烂、瘙痒以及水疹等,而口腔一般会出现无痛性溃烂、边缘供气以及口腔粘膜破裂等情况,需要患者采取药物进行口腔治疗,同时要注意梅毒患者的日常饮食问题,而且梅毒在初期治疗的效果较好,在三期是无法控制的。

1.一期梅毒:

梅毒螺旋体进入皮肤或黏膜后。即开始繁殖,并使局部发生炎症,2~4周后在螺旋体进入部位发生溃疡和糜烂,称为下疳。下疳在男性最常见于冠状沟、龟头、阴茎等处,在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部位。下疳多为1个,有时也为多发,单个直径1~2cm,为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溃疡,边缘隆起,表面干净无脓性物,触之有软骨样硬度,故义称硬下疳。下疳发生几日后,区域性淋巴结肿大,阴部感染者则表现腹股沟淋巴结发炎,其特点为淋巴结肿大、活动,但不痛亦不破溃。由于人体对梅毒螺旋体逐渐产生了免疫力,通常在1个月内下疳可自然消退。口唇、腭部、咽部等部位是口腔黏膜梅毒病损的直了发部位,表现为单个直径1~2cm的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溃疡。

2.二期梅毒

下疳消退后,螺旋体在体内仍继续繁殖,一期梅毒后1~2个月内即可侵犯皮肤黏膜和全身器官。二期梅毒的症状多数在感染后2年内相继或同时出现,梅毒疹为最主要的症状。其特点是全身广泛对称分布,掌、跖、肛门、生殖器等部位为最常受侵部位。几周或几个月后,皮疹可自然消退。二期梅毒的皮疹主要为斑疹和丘疹。最常见最早出现的是玫瑰疹,全身对称分布,其中发生在手掌、足跖呈铜红色的鳞屑斑颇具特行性。匠疹可大可小,小者群集成片或成苔藓样梅毒疹。少数患者,特别是合并HIV感染时上述前驱症状明显,并且出现全身弥漫性丘疹、脓疱和溃疡,称为恶性梅毒。唇、颊和舌部黏膜可发生圆形或卵圆形灰白色黏膜斑。损害呈灰白色光亮而微隆的斑块,常为圆形、椭圆形或环形,中心部易发生充血和糜烂。这些病损表面可有大量螺旋体,传染性很强。二期梅毒可自行消退,病情也可静止数月乃至多年。

3.三期梅毒

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2~3年甚至10多年仍有40%发生各种晚期症状。晚期梅毒可侵犯全身任何脏器,其中皮肤黏膜梅毒最为常见。病损内螺旋体极少,一般无传染性。病损分布常局限于某些部位,其中四肢、头、面和后背等为好发部位,无痛,经常造成较大的破坏,愈后常留瘢痕。

相关推荐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