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心肌梗死类型有哪些
2280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疾病,一般是由于冠心病、心脏病以及心律不齐等因素引起的,会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心绞痛、意识丧失、呼吸停止、休克的情况,所以出现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须要在8分钟内进行心脏复苏,不然会出现永久死亡的情况,导致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它可以没有任何征兆就发作。
1、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等。
2、无痛性心肌梗死:常见症状有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低血压状态、休克、突然心悸、心律失常、脑卒中、感染等。仅体检时可疑心肌梗死图形。
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T的动态衍变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H(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ST-T改变常在数小时恢复)。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符合心梗的胸痛特点。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
4、右室心肌梗死:急性右室梗死可因病变轻重、单独或合并其他部位心梗,就诊时间等因素而使临床表现不一。右室梗死的临床体征取决于右室坏死的程度,颈静脉压升高和KUSSMAUL’S征是右室缺血或坏死最精确的临床指标。
5、心房心肌梗死:具有典型临床及心电图的心肌梗死表现。P波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和(或)P-R段呈有意义的变化。部分患者有房性或其他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