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败血病和坏血病的区别

 3749

败血病,坏血病,我们可能都听说过,看起来这两种疾病没有什么大区别,而且都是跟血液有关的疾病,其实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败血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是细菌感染之后造成的血液疾病,而坏血病的话,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两种疾病在发病原因上,区别是很大的。

  坏血病一般指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胶原蛋白形成所必需的,它有助于保持间质物质的完整,如结缔组织,骨样组织以及牙本质。严重缺乏可引起坏血病,这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特征为出血,类骨质及牙本质形成异常。

  儿童主要表现为骨发育障碍,肢体肿痛,假性瘫痪,皮下出血。成人表现为齿龈肿胀、出血,皮下瘀点,关节及肌肉疼痛,毛囊角化等。

  长期摄入不足或腹泻、呕吐等情况,都可造成缺乏维生素C,使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联结障碍,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皮、粘膜下出血,医学上称为坏血病,坏血病也可见于喂养不当的婴幼儿。

  败血症绝大多数继发于各种感染,又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故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为提高败血症的早期确诊率应及时进行相应检查。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以寒颤、高热及白细胞显着增加等毒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致病菌侵入血液后,是否能引起败血症与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和细菌毒力及数量有关,但主要取决于人体的生理与免疫状况,一般在人体抵抗力减退的情况下发病。

相关推荐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