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小儿嗜铬细胞瘤

简介

小儿嗜铬细胞瘤小儿副神经节瘤,小儿肾上腺髓质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发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故可发生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部位。这些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的胺类。肾上腺素仅产生于肾上腺髓质及主动脉旁体(organs of Zuckerkandl)的肿瘤,而正肾上腺素产生于交感神经链的肿瘤。绝大多数小儿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时约为4~6cm,切面呈棕黄至浅褐色,被受压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完整包绕,有出血或囊性坏死区。镜下检查很难鉴别为良性或恶性,主要根据临床,如有复发或转移,则认为是恶性。在小儿很少是恶性,但较成人更多见肾上腺外病变,约占30%,常见部位是主动脉分叉部及主动脉旁体。术中及术后即刻死亡多由于未发现有第2个肿瘤。在小儿嗜铬细胞瘤另一特点是,有更多家族遗传及并发多发内分泌肿瘤。

小儿嗜铬细胞瘤基本知识

小儿副神经节瘤,小儿肾上腺髓质瘤诊疗知识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肿瘤科 儿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愈率:
50%
治疗周期:
1--3月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尿液去甲肾上腺素,尿肾上腺素,胰高糖素激发试验,血清NSE,酚妥拉明阻滞试验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常用药品:
阿替洛尔片,三磷酸腺苷二钠片,乌拉地尔缓释片
在线购药:
康德乐大药房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