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肠系膜裂孔疝

简介

肠系膜裂孔疝

肠系膜裂孔疝(mesenteric hiatal hernia)由肠襻穿过肠系膜裂孔而发病。Rokitansky(1826)尸检时首次发现盲肠疝入回肠、结肠附近的肠系膜裂孔内。Loebl(1844)报道了第一例横结肠系膜裂孔疝。Turel(1932)首次报道了1例乙状结肠系膜裂孔疝。Marsh(1888)和Ackerman(1902)手术治疗肠系膜裂孔疝病人并取得成功。本病临床少见,多以肠梗阻为其主要的表现。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肠系膜裂孔疝导致的急性肠梗阻约占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1%~2%。因其无疝囊支托,疝入肠系膜裂孔的肠管非常容易发生扭转、绞窄、坏死和穿孔,重者可危及生命。术前诊断比较困难。

肠系膜裂孔疝基本知识

诊疗知识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普外科 胃肠外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愈率:
70%
治疗周期:
1-3周
治疗方法:
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相关检查:
WBC,肾脏CT,腹部透视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常用药品: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在线购药:
康德乐大药房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 疾病
  • 视频
  • 语音
  • 问答
  • 文章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相关省份医院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