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广州管圆线虫病

简介

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肺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广州管圆线虫长侵入心脑肺等部位,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见,导致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最早是由我国的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当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后由Matsumoto1937年在我国台湾报道,至1946年才由Dougherty正式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病基本知识

广州肺线虫病诊疗知识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治愈率:
40%
治疗周期:
1-3个月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CT检查,脑电图,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颅脑CT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常用药品:
盐酸左旋咪唑糖浆,伊维菌素胶囊
在线购药:
康德乐大药房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相关省份医院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