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Q热 起因

Q热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1、病原

  为柏内特柯克氏体(coxiella burnetii),或称伯内特立克次氏体(ricketsia burnctii),属于柯克氏体属(coxiella)。这种病原体在感染的细胞浆内呈大集团(直径20~30μm)存在,其个体形态为短杆状或呈两极染色的细小双球状,有些颗粒象中等大小的细菌,也有的可小到0.3×0.15μm,可通过平均孔径为0.4μm的滤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但当用含酒精的碘液作媒染剂时,则为革兰氏阳性。用马夏维洛染色法或布鲁氏菌鉴别染色法,呈淡红色或淡红紫色。用荧光抗体染色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果。

  伯纳特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立克次体相同,但有如下特点:

  1)具有滤过性;

  2)多在宿主细胞空泡内繁殖;

  3)不含有与变形杆菌X株起交叉反应的X凝集原;

  4)对实验室动物一般不显急性中毒反应;

  5)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在干燥沙土中4~6℃可存活7~9个月,-56℃能活数年,加热60~70℃30~60分钟才能灭活。

  2、传播途径

  绵羊,牛和山羊是人类的主要传染源。

  伯纳特立克次体存在于粪,尿,奶和组织中(特别是胎盘),因此很易形成传染性气溶胶。传播途径为吸入感染性气溶胶,饮用污染生奶也可引起发病。

  伯纳特立克次体通过动物-蜱循环在自然界维持。各种节肢动物,啮齿动物,其他动物和鸟类可被感染并可传染给人。

  3、发病机制

  伯纳特立克次体由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先在局部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然后入血形成立克次体血症,播及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小血管、肺肝等组织脏器病变。血管病变主要有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肺部病变与病毒或支原体肺炎相似。小支气管肺泡中有纤维蛋白、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组成的渗出液,严重者类似大叶性肺炎。国外近有Q热立克次体引起炎症性假性肺肿瘤的报道。肝脏有广泛的肉芽肿样浸润。心脏可发生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并能侵犯瓣膜形成赘生物,甚或导致主A窦破裂、瓣膜穿孔。其它脾、肾、睾丸亦可发生病变。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