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小肠脂肪瘤 起因

小肠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小肠脂肪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小肠脂肪瘤主要来自肠壁的黏膜下层,一般不会长的很大,外观上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瘤一样,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

  二、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

  小肠脂肪瘤以回肠最为多见,国内好发部位顺序依次为回肠(50%~60%)、空肠(23.8%)、十二指肠(13.2%);国外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近屈氏韧带的近端空肠,近回盲部的末端回肠是小肠脂肪瘤的好发部位。

  2.病理学:

  小肠脂肪瘤主要来自肠壁的黏膜下层,向肠腔内突出,如息肉样或蕈伞状,部分可有蒂,体积较小;亦可发生于浆膜下,突出于肠壁外,体积可达很大。肿瘤可以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如息肉病样分布于全小肠,息肉间仅相距数公分。脂肪瘤的生长方式呈四种形态:单发的限局性肿物、多发而又分散的肿物、融合在一起的多发性脂肪结节、脂肪组织在黏膜下层浸润而不形成肿瘤样结节。小肠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外观呈球形,为黄色、柔软的限局性肿物,有一层完整的很薄的结缔组织外膜。肿瘤表面可有糜烂、坏死或浅溃疡形成。切开的剖面可出现隆起,组织分叶大小不规则,呈浅黄色,有油脂样光泽。

  镜下结构与正常的脂肪组织难以区分,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包膜,活检只凭一块组织,很难作出正确的诊断,必须参考大体标本的观察。肿瘤成分以大小一致的成熟的脂肪细胞为主,有时有像黄色瘤样的瘤细胞,以及或多或少不规则分布的结缔组织间质。肿瘤附近肠壁可有不同程度充血与炎细胞浸润。

  3.病理分型:

  根据小肠脂肪瘤的发病部位及生长方式可分为四型:

  1)腔内型:

  此型脂肪瘤向黏膜面呈限局性生长,并突入肠腔内,部分可有蒂。此型最多见,占90%以上。因较易引起肠腔阻塞、肠套叠、出血等并发症而易发现,体积相对较小。

  2)腔外型:

  凡向腔外生长者均属此型。多见于自浆膜下发生的脂肪瘤,较少见,有人统计占3.2%。较小的浆膜下外生性脂肪瘤易引起肠扭转、疼痛、阻塞等症状。

  3)肠壁间型:

  肿瘤不向肠腔内外突出,而仅于肠壁内者,约占5.5%。此型脂肪瘤往往较小,圆形或椭圆形,较少引起症状,呈环形生长的肠壁间型脂肪瘤易引起肠腔狭窄、阻塞。

  4)混合型:

  以上三种情况的不同组合。此型脂肪瘤的症状因不同情况的混合而有不同的表现。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