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杀鼠剂中毒 起因

杀鼠剂中毒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是由于误食或自杀口服等导致。误食杀鼠剂或毒饵是儿童杀鼠剂中毒的最主要方式。

  二、发病机制

  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机制是干扰肝脏维生素K,抑制凝血因子II、VII、IX、X,影响凝血酶原合成,使凝血时间延长;代谢产物可破坏毛细血管壁。人口服后3~4天才出现症状,有蓄积作用,维生素K1为特效解毒剂。

  毒鼠强是不需代谢即发生毒作用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杀鼠剂,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拮抗γ-氨基丁酸(GABA)的结果。GABA是脊柱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有力而广泛的抑制作用。GABA的作用被毒鼠强非竞争性抑制后,中枢神经系统呈过度兴奋致惊厥。

  有机氟类杀鼠剂可通过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吸收。其中毒机制为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脱氨基转化为氟乙酸,氟乙酸钠则直接形成氟乙酸。氟乙酸与细胞内线粒体的辅酶A作用, 生成氟代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反应,生成氟柠檬酸。由于氟柠檬酸与柠檬酸虽在化学结构上相似,但不能被乌头酸酶作用,反而拮抗乌头酸酶,使柠檬酸不能代谢产生乌头酸,导致中断三羧酸循环(谓之“致死代谢合成”),使丙酮酸代谢受阻,氟柠檬酸积聚,妨碍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为主的毒性损害。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