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鉴别诊断
1.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糖不耐受症系双糖酶缺乏症之一,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少见,为先天性糖类代谢异常,后天性乳糖不耐受症远较先天性者多见,系由于肠黏膜受损使乳糖酶暂时性缺乏或活性减低而发病,引起肠黏膜损害的原因很多,如各种肠炎(已知轮状病毒性肠炎最易引起乳糖酶缺乏),痢疾,肠寄生虫病,胃肠道手术,免疫缺陷综合征等,乳糖的消化吸收在小肠上部,上皮细胞刷状缘分泌乳糖酶,水解乳糖为单糖,通过细胞的主动转运而吸收,肠乳糖酶活性减低或缺乏时,使未吸收的乳糖停留于肠腔内,由于其渗透作用,导致水和Na ,Cl-向肠腔内运转,直至肠内容物与细胞外液的渗透梯度达到平衡,肠腔液体量增加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通过,引起水样便,未消化的乳糖到达末端回肠和结肠,一部分被细菌代谢为乳酸,乙酸和氢气,这些有机酸进一步增加了肠腔的渗透压力,促进腹泻发生,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
乳糖不耐受症的临床表现:先天性者多自开始哺乳后即发病;迟发型于生后几年才出现症状;后天性者发生于引起乳糖酶缺乏的疾病后,临床表现为水样,泡沫状粪便,便次频繁,缺少粪质,可有呕吐,腹胀,脱水,酸中毒,进而发生营养及发育障碍,病情重者可威胁生命,大便呈酸性,pH值在5.5以下,可做乳糖吸收试验进一步确诊,如血糖呈低平曲线,高峰值低于200mg/L,可考虑本病,此外,还可以检测粪便中的乳糖,如粪便中存在乳糖或0.25%以上的还原物质则支持诊断,如有条件可做小肠活检,测定乳糖酶活性,低于2U/g黏膜(湿重)为乳糖酶缺乏。
治疗主要为饮食疗法,停用一切乳类饮食,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食物,如各种豆类食品(豆浆,豆粉)蔗糖,果糖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儿对碳水化合物有一定的耐受,故年长儿可试用适量的乳类食物。
2.非热带脂肪泻(non-tropical sprue,celiac disease)
此病又称麦胶敏感性肠病(glutin sensitive enteropathy)或小儿乳糜泻,过去也称为“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本病有家族性,患儿具有对麦胶敏感的体质,其发病机制有人认为系因肠道内缺乏一种肽酶,使麦胶中有毒性的肽大量积聚损伤了肠黏膜细胞所致;也有人认为系由于免疫异常所致,患者在进食含麦粉的食物后,体内发生了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造成了肠黏膜损害而发病, 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空肠部位,表现为空肠绒毛变僵硬,有的融合,有的萎缩,甚至完全消失,黏膜平坦,黏膜上皮细胞由柱状变为立方形,其刷状缘细胞数量减少,高度减低或消失,黏膜固有层见浆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
本病多于小儿6个月添加谷类食物后逐渐起病,表现食欲逐渐减退,呕吐,粪便量多,呈灰白色玉米糊状,恶臭,含有泡沫及脂肪,体重不增或减轻,表情忧郁,面色苍白,腹部膨胀,肌肉松弛,由于蛋白质,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患儿生长发育停滞,可有营养不良性水肿,佝偻病或骨质疏松,贫血或出血倾向等营养缺乏的表现,由于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许多水解酶活性下降,使葡萄糖,半乳糖及果糖吸收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