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淋巴丝虫病 检查

淋巴丝虫病检查?

  1.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早期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前者大多在(10~20)×109/L之间,后者在20%以上。如有细菌继发感染,除白细胞总数增加外,中性粒细胞亦显著增加。

  2.血液微丝蚴的发现 丝虫病的确诊有赖于微丝蚴的发现,通常采用外周血液的检查,大多自夜10时至次晨2时微丝蚴最易找到,如夜间血中超出150条/60μl,白昼亦可找到。

  (1)鲜血法:用血红蛋白计吸管吸取耳垂血20μl,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微丝蚴。阳性者可见微丝蚴自由摆动,前后卷曲,颇为活跃。

  (2)涂片法:耳垂取血三大滴(约等于60μl)置于玻片中心,涂成厚薄均匀边缘整齐的长方形或椭圆形厚血片,约2cm×3cm大小。自20世纪80年代起,又统一规定为120μl,即六大滴双片法。染色可用品蓝或硼砂亚甲蓝染色法,如鉴别虫种有困难时可用吉姆萨或苏木精染色。采用荧光色素吖啶橙染色法,亦可提高微丝蚴检出率。

  (3)浓集法:微丝蚴的浓集法很多,都是将血液内的红细胞溶解后,离心沉淀,吸取沉渣,寻找被集中在沉渣内的微丝蚴。常用的溶血剂为蒸馏水。

  (4)微孔膜过滤法:用含有5%枸橼酸钠0.1ml的10ml注射器抽血1 m1混匀,再吸10%teepol液9ml(或2%吐温80液或0.1%碳酸氢钠液)混匀溶血,将注射器接25 mm直径的5μm孔径微孔膜过滤器,溶血液通过薄膜滤下,微丝蚴留于薄膜上,取下薄膜用0.1%苏木精或0.1%亚甲蓝染色后镜检。

  (5)微丝蚴白天诱出法:在白天口服乙胺嗪100mg后,1h内微丝蚴可以在外周血液内查到。本法不宜作普查丝虫病的方法。在门诊检查,可作参考。

  3.各种体液微丝蚴检查 鞘膜积液、乳糜尿、淋巴、眼前房水等液体中检查微丝蚴,可用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离心浓集法检查。

  4.免疫学诊断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有:

  (1)皮内试验:注射犬恶丝虫抗原0.05ml于受试者前臂皮内,15min后丘疹超过0.9 cm者为阳性。此试验与丝虫病患者体征符合率为73.6%~96.6%,与血中带微丝蚴阳性符合率为86.2%~94.1%,但与血吸虫病可产生轻度交叉反应。本法只具过筛及辅助诊断价值,在防治后期也不宜用于监测。

  (2)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以长爪沙鼠等动物模型收集的成虫和微丝蚴作抗原,荧光抗体采用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结合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成虫切片作抗原,其敏感性为92%~98%,特异性为95%;以微丝蚴切片作抗原,敏感性达92%~96%,特异性为98%。本法可作为丝虫病辅助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监测。缺点仍是不能用于疗效考核,及区别患者属于既往感染或活动感染。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采用马来丝虫、犬恶丝虫、指状腹腔丝虫及微丝蚴等可溶性抗原,ELISA测定抗体,与丝虫病患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5%~100%,假阳性反应为1.5%~8.2%。用微丝蚴或成虫ES抗原对微丝蚴血症者阳性符合率为93%~95%,非流行区健康人及肠道线虫感染者均为阴性反应。本法检测人体丝虫病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现场调查。同样本法不能用于疗效考核及区别患者是否为活动性感染。

  (4)检测循环抗原:WHO推荐应用免疫色谱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ICT)测试卡检测班氏丝虫抗原。据报告,该法敏感性为90%~98%,特异性达99%~100%。

  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 ELISA)和斑点酶联法(Dot-ELISA)检测丝虫病患者血清中抗原,特异性分别为94%和96%,Dot-ELISA可检出0.055μg/L抗原,而McAb ELISA仅能检出10μg/L抗原。两者均能检出活动性感染作为丝虫病防治的后期监测、搜索残存传染源和评价防治效果。

  5.分子杂交及DNA重组技术 目前基因克隆和DNA技术正应用于丝虫病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6.乳糜尿与淋巴尿 前者呈乳白色,可用乙醚提取,以苏丹Ⅲ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红黄色油点。淋巴尿的肉眼检查与正常尿无异,其含量以蛋白质为主,也有少数红细胞,但无管型。自鞘膜积液穿刺而得的乳糜液与淋巴液,与乳糜尿及淋巴尿大致相同,自其沉淀中可发现活动的微丝蚴。

  7.活组织检查 将疑似的病变组织,如下肢浅表淋巴结、附睾结节切取小块,进行病理检查,可找到成虫及可见相关的病理变化。

  淋巴管造影 丝虫病患者常显示扩张的输入淋巴管和狭小的输出淋巴管,淋巴结实质显影有缺损现象。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