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糖尿病和高血压 症状

糖尿病和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糖尿病本身的临床表现

可症状不典型或具有多饮,多尿,多食,乏力,困倦,消瘦等特征性改变以及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时的相应表现。

  2.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或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眼花,食欲不振,耳鸣,失眠等,症状与血压水平可不一致,体检可有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长期高血压可出现左心室肥厚的体征。

  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特有表现

①卧位高血压伴直立性低血压:

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卧位血压正常或升高伴直立体位的血压降低,维持直立血压需要心排出量,有效循环容量,压力感受器反射激活各种血管活性激素等的共同作用,此机制中的任一环节异常都将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糖尿病时可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环节障碍,无法有效代偿以致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②低肾素或肾素正常的高血压:

糖尿病无肾病者血浆肾素活性多正常或一小部分属低肾素活性,合并较严重程度的肾病时多出现低肾素,低血管紧张素,低醛固酮的改变。

  二、诊断

   1.高血压的诊断

1999年WHO对高血压诊断进行了新的定义和分级。但美国糖尿病和高血压研究小组因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性,则提倡血压在140/90mmHg(18.6/12kPa)以上即应开始治疗。

  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分类

  (1)不伴糖尿病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可能性较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一般认为由血管的顺应性下降所致。

  收缩期高血压:即当舒张压<90mmHg(12kPa)时,收缩压<140mmHg(18.7kPa)正常血压≥140mmHg(18.7kPa)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149mmHg(18.7~21.2kPa)临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2)由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

一般认为在糖尿病初期,患者从有微量白蛋白尿时就有血压升高的倾向,一旦进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阶段时,则2/3~3/4的患者合并高血压;另外,糖尿病常合并肾动脉硬化和慢性肾盂肾炎等,亦可能使血压升高。

  (3)伴有站立性低血压的高血压:

卧位高血压,立位时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正常),多认为由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致。

  (4)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与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一样,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亦需寻找引起血压升高的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①内分泌性高血压:

库欣综合征或库欣病、嗜铬细胞瘤(或嗜铬细胞增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肢端肥大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均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并常合并糖尿病;

②肾性高血压:

包括肾实质疾病(各种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多囊肾等)、肾血管疾病(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等)和肾外伤性疾病(肾周围血肿、肾动脉血栓和肾动脉夹层血肿等);

③心血管性疾病:

主要有动静脉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缩窄等;

④神经系统疾病:

由于颅内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或脑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均可发生高血压,间脑综合征由于间脑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障碍,可引起血压升高;

⑤其他原因:

妊娠毒血症、血卟啉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绝经期综合征和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避孕药等)的不良反应。

  3.头部表现

头痛、头胀、头晕、耳鸣、失眠、颈项僵硬、视物昏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渗出,出血,视盘水肿,有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存,导致失明。

  4.心脏表现

长期高血压出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形成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查体可见心尖搏动强而有力,呈抬举样,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

  5.出现水肿

最后肾功能衰竭,发生尿毒症。临床上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与高血压引起的肾动脉硬化症不易鉴别。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