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湿热症状
大多数患儿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心脏炎,关节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病等。服水杨酸盐能使热度迅速下降。尚可出现腹痛、鼻衄、贫血等表现。
(1)发热大部分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
体温在38~40℃,但亦有呈弛张热或持续低热者。脉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服水杨酸盐能使热度迅速下降。尚可出现腹痛、鼻衄、贫血等表现。
(2)心肌炎
心脏炎是儿童风湿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多见,亦可表现为全心炎。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伴不同程度心脏增大(尤以左房左室增大明显)、心动过速、心尖搏动弥散、心音低钝,可闻奔马律,心尖部可闻轻度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舒张中期杂音。心力衰竭较为少见但甚为严重,复发者发生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风湿性心肌炎患者无明显的心脏症状。当出现慢性瓣膜病变时,却无明确的风湿热病史。
(3)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在病理上极为常见。常累及左主房,左心室的内膜和瓣膜,二尖瓣膜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三尖瓣和肺动脉极少累及。凡有心肌炎者,几乎均有心内膜受累的表现。其症状出现时间较心肌炎晚。临床上,出现心尖区轻度收缩期杂音,多属功能性,可能继发于心肌炎或发热和贫血等因素,在风湿热活动控制后,杂音减轻或消失。心尖区可有柔和,短促的低调舒张中期杂音,是由于左室扩大,二尖瓣口相对狭窄,瓣叶水肿,或二尖瓣口血流速度过快而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向心尖区传导,同时伴有水冲脉及其它周围血管体征。
(4)心包炎
心包炎出现于风湿热活动期,与心肌炎同时存在,是严重心脏炎的表现之。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可闻及心包磨擦音,提示心包炎的发生,此时往往具有全心炎。摩擦音在胸骨左缘最易听到,可持续数日甚至半个月,患儿体温较高,呼吸急促,可有青紫。
(5)关节炎
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个月内发作,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常可增高。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关节局部炎症的程度与有无心脏炎或心瓣膜病变无明显关系。
(6)舞蹈症
常发生于5~12岁的儿童,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链球菌感染后2~6月发病。系风湿热炎症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基底节、大脑皮质、小脑及纹状的表现,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常有以下几种:起病时,常有情绪不宁,易激动,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不自主动作面部表现为挤眉弄眼,摇头转颈,咧嘴伸舌,肢体表现为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等无节律的交替动作,上肢胶下肢明显。精神紧张及疲乏时加重,睡眠时消失。肌力减退和工济失调肌张力减低,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重症者坐立不稳,步态蹒跚,吞咽及咀嚼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舞蹈症可单独出现,亦可伴有心脏炎等风湿热的其它表现。
(7)环形红斑
且有诊断意义,常见于四肢内侧和躯干,为淡红色环状红晕,初出现时较小,以后迅速向周围扩大,边缘轻度隆直,环内皮肤颜色正常。有时融合成花环状。红斑时隐时现,不痒不硬,压之退色,历时可达数月之久。
(8)皮下结节
结节如豌豆大小,数目不等,较硬,触之不痛,常位于肘、膝、腕、踝、指(趾)关节伸侧、枕部、前额、棘突等骨质隆起或肌腱附着处。与皮肤无粘连。常数个以上聚集成群,对称性分布,通常2~4周自然消失,亦可持续数月或隐而复现。皮下小结伴有严重的心脏炎,是风湿活动的表现之一。
(9)其他症状
可出现胸膜炎,少数出现风湿性肺炎,表现为肺部实变,无啰音,胸片表现为多变的肺内阴影,抗生素治疗无效。尚可发生风湿性脑炎、肾炎和脑脊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