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一般治疗
大便失禁西医治疗
一、治疗
肛门失禁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发病原因来治疗,如因脑或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应恢复马尾神经的功能;如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经手术修复括约肌或重建括约肌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1.非手术疗法
(1) 饮食调节:
治疗肛管直肠的炎症,使大便成形,避免腹泻及便秘、消除肛管直肠炎症刺激的不适感。常用的方法是多吃含纤维素高的及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肛管直肠有炎症可对症服用抗生素。如肛周皮肤有炎症应经常保持肛周清洁,使其保持干燥或外用药涂擦。
(2)肛门括约肌锻炼:
方法是嘱患者收缩肛门(提肛),每天提肛500次左右,每次坚持数秒钟,这样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3)刺激肛门括约肌收缩:
对神经性肛门失禁者,可采用电刺激疗法和针灸疗法。电刺激疗法是将刺激电极置于外括约肌内,用电刺激肛门括约肌及肛提肌使之产生有规律的收缩,部分肛门失禁患者可以得到改善。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疗法,有的患者亦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常用穴位是长强、百会、承山等。
2.手术疗法
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肛管括约肌的损伤及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
(1)肛管括约肌修补术:
适用于外伤所致的肛管括约肌损伤的患者。一般在损伤后3~12个月内修补,如时间过长,括约肌可产生废用性萎缩。伤后伤口无感染者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修补,有感染者在6~12个月内修补。方法:沿瘢痕外侧1.5~2.0cm处作一U字形或半环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括约肌断端从瘢痕组织中游离出1~2cm,并保留括约肌断端的少量瘢痕,便于缝合,剪除多余的部分。沿内外括约肌间隙将内外括约肌分开,向上分至肛提肌,分离时应防止损伤直肠黏膜。用组织钳夹住内、外括约肌断端试拉括约肌的活动度,然后将直径1.5~2.0cm的软木塞塞入肛门,再试拉括约肌的紧张度。感觉有一定的张力后,用4号丝线进行对端间断缝合或重叠缝合内、外括约肌,缝好后取出软木塞,缝合皮下组织、皮肤。术后禁食1~3天,给予补液,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过早进食排便污染切口发生感染。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换药。该手术后90%患者能达到大便基本自控。
(2)肛管前方括约肌折叠术:
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的患者。方法:在肛门前方1~2cm处沿肛缘作一半圆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皮下组织下方与外括约肌之间游离少许显露外括约肌,然后将皮瓣向后翻转,覆盖肛门,牵开皮瓣,可见两条外括约肌由肛门两侧向前、向会阴体方向行走。在两侧外括约肌及内括约肌之间可见一三角间隙,用丝线缝合两侧外括约肌肌膜及少许肌纤维关闭间隙,使肛管紧缩。肌纤维不要缝得过多,以防坏死纤维化。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3)经阴道括约肌折叠术:
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的患者。在阴道后壁的远端做一弧形切口,将阴道后壁向上分离,显露外括约肌的前部。将括约肌提起,用丝线折叠缝合3~4针,使括约肌缩紧。然后将示指伸入肛管,测试肛管的紧张度。再缝合切口近端的肛提肌,最后缝合阴道后壁。
(4)Parks肛管后方盆底修补术:
适用于严重的神经性肛门失禁及直肠脱垂固定术后仍有较重的肛门失禁者。方法:在肛缘后方做一弧形切口,游离皮下组织,显露外括约肌,然后在肛管后方内、外括约肌之间分离,将内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牵向前方,继续向上分离到耻骨直肠肌上方,显露两侧的髂骨尾骨肌及耻骨直肠肌。间断缝合两侧肌肉,尤其耻骨直肠肌要缝合牢固,以缩短耻骨直肠肌,使肛管直肠角前移,恢复正常角度。再缝合缩短外括约肌。在皮下组织内置一橡皮片引流从切口引出,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该手术主要使肛管直肠角恢复到正常角度,并且使出口处变小,故排粪用力过猛有可能破坏此修补,如大便干结。可服用缓泻剂,以防患者过度用力排便。该手术后72%的患者大便能基本达到自控。
(4)皮片移植肛管成形术:
适用于肛管皮肤缺损和黏膜外翻引起肛门失禁者。将带蒂皮片移植于肛管内,例如S形皮片肛管成形术。手术方法:取膀胱截石位,沿外翻黏膜边缘作一环形切口,与周围组织分离,切除多余黏膜,以肛管为中心作S形切口,形成上下两处皮片,上方皮片移向肛管右侧,下方皮片移向肛管左侧,皮片内侧边缘与黏膜相缝合,黏膜缘与皮片可全部缝合。
(5)带蒂股薄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
适用于括约肌不能修补的肛门失禁的患者。股薄肌是大腿内侧最表浅的肌肉,起于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向下经过股骨内髁后下方止于胫骨内侧;该肌近端宽,远端扁平。手术方法步骤:先平卧位,供肌肉的下肢稍内收及稍弯曲膝关节,摸清股薄肌的位置。在膝内上方作3~4cm长的纵切口显露呈带状肌腱的股薄肌远端,分别游离该肌的近、远端。在胫骨结节处作4cm长的斜切口,找到股薄肌的止点,在止点处将该肌切断,并保持肌腱末端的完整,以备后用。在两切口之间用长弯血管钳做一隧道,将该肌的断端从大腿切口拉出,然后在大腿内上部做6cm长的纵切口,并游离股薄肌的近远端,向上游离至支配该肌的神经血管束时,注意勿损伤该神经血管束。在大腿两切口之间做一隧道,将整条股薄肌从大腿上端切口拉出,用盐水纱布包好待用。
患者改截石位,距肛门2cm的前后正中处各作2~3cm的横切口,用长弯血管钳在肛门两侧潜行分离做两个隧道将股薄肌从大腿根部切口牵出,向上分离,再将股薄肌通过隧道拉至肛门前方切口,围绕肛门一侧到肛门后方,再绕过对侧隧道到肛门前方,在耻骨结节处切口牵出,股薄肌围绕肛门1周,拉紧肌腱、紧缩肛门,将肌腱固定于耻骨结节骨膜上最后缝合切口。在缝合大腿根部切口之前,在股薄肌外侧找到支配股薄肌的神经主干,然后将电极板用不吸收缝线固定在该神经主干上。刺激器的开关埋藏在乳房下方的皮下,电极板与乳房下方刺激器的开关通过皮下隧道的电线来连接,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通过体外磁铁来控制刺激器的开关,经常保持对股薄肌一定频率及强度的刺激,防止股薄肌萎缩。
(6)臀大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
应用带蒂臀大肌束围绕肛管替代括约肌,如Chestwood(1903)手术,将两侧臀大肌各分离出一条宽3cm肌片,远端切断,近端仍和骶尾部相连,将肌片在肛管后方交叉,围绕肛管后,在肛管前方缝合,效果不甚满意。
手术分两步进行。
①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常规作同侧臀部及下肢消毒,铺巾,在同侧大腿及臀部外侧作L形切口,切开皮下及筋膜,暴露臀大肌肌腹,分离带蒂臀大肌肌束宽约4cm,连同股外侧肌肌束上半部,以便保持其肌束长度(在解剖过程须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及重要血管),并保留其带蒂肌束的神经支配及血供。通过同侧坐骨结节部皮肤隧道,将游离的臀大肌肌束拖到会阴部,缝合大腿及臀部皮肤。
②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冲洗肠腔,消毒皮肤,在两侧坐骨结节内侧各作半月形切口暴露坐骨结节部滑膜,通过两个切口向前至会阴部,向后在尾骨坐骨尖水平作皮下潜行性隧道,在作皮下隧道时切忌戳破直肠肠壁及肛管。将游离的带蒂臀大肌通过皮下隧道围绕直肠下端肛管一周,并保持其一定的紧张度。将游离臀大肌肌束固定缝合于双侧坐骨结节滑膜上。缝合皮肤,必需置引流。
治疗先天性或外伤等原因造成肛管不能控制大便的多种手术方法均得不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许多学者主张作腹壁结肠造口术。早在1952年,Pickrell曾报道利用带蒂神经血管的肌薄肌移植,肛管括约肌成形术治疗肛门失禁,其主要优点是肌力较强,收缩大腿时可产生收缩肛管作用。1982年Proshian提出用臂大肌重建肛管括约肌,其肌力优于股薄肌,无严重感染,转移的带蒂血管神经的臀大肌肌束未因感染而引起纤维化,是保证转移肌束起到收缩括约肌功能的重要因素,所以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了有效预防感染,获得手术成功,除了在手术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外,充分的术前准备亦是十分重要的,术前增加营养,增强病员体质,同时必须充分作好肠道准备,包括清洁肠道及肠道抗生素的应用。
大便失禁辨证论治
大便失禁中医治疗
一、中医疗法
1、中药治疗
a、气虚下陷
治当:补中益气,收敛固脱。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b、脾肾双亏
治当:健脾益肾,强肌壮骨。
方药:脾肾两助丸。
2、针灸按摩治疗
a、针灸
主穴:提肛、长强。
配穴:肾俞、命门、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关元。
艾灸:上述穴位。
b、按摩
坚持提肛运动,早晚均作30次。
按摩足三里、关元、长强等穴位。
这些疗法对大便失禁,都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就是中西医治疗大便失禁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便失禁的患者,同时也祝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