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癌
-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表现为腹部隐隐作痛,腹部不适等;直肠癌进展到晚期会有明显的下腹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增长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2011年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10万,死亡率约11/10万,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早期结直肠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90%以上病例年龄大于40岁,世界范围内男女结直肠癌发率接近,男性略高于女姓。
- 直肠息肉
-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有腺瘤性息肉、绒毛乳头状腺瘤息肉,此类息肉容易恶变。
- 直肠脱垂
-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为完全脱垂。脱垂部分位于直肠内称内脱垂,脱出肛门外则称外脱垂。直肠脱垂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直肠脱垂在儿童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者,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门周围感染、直肠出血、脱出肠段水肿坏死及狭窄,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 蜘蛛痣
- 蜘蛛痣形态似蜘蛛,痣体旁有放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是肝功能衰竭的警示灯,因为蜘蛛痣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蜘蛛痣大小不一,大者直径可达1.5cm,中央的痣体隆起皮面,玻片压诊可见搏动,肉眼可见痣体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呈放射状排列,好发于躯干以上部位,尤以面,颈和手部多见,亦可发生于外伤部位,常呈一侧性,单发,也可多发,多发者不论年龄大小应疑有肝病存在,于唇,鼻黏膜可发生类似损害,但缺乏明显的典型形态。
- 粘连性肠梗阻
-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
- 直肠膨出
- 直肠膨出(rectocele)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因直肠前壁、直肠阴道间隔和阴道后壁薄弱,向前突入阴道穹隆,改变了排便时腹内压作用的方向,导致排便过程中出来直肠肛管功能性梗阻,并由此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等症状。出口性梗阻型便秘,又称功能性出口梗阻型梗阻,是指那些只有在排便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直肠肛管功能性梗阻,并由此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有明显的便意但粪便从肛管直肠内排出困难,有时需用手法帮助排便,患者多伴有整个盆底结构及其内脏的松弛和结构异常。
- 真菌性食管炎
- 真菌性食管炎(fungous esophagitis)的病原菌以念珠菌最为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和克鲁斯念珠菌,其他少见的有放线菌、毛霉菌以及一些植物真菌等,这些菌是从外环境中获得的,而不是内生菌丛,其所引起的原发性食管感染仅见于严重免疫低下的病人。
- 真菌性肠炎
- 真菌性肠炎(fungal enteritis)是机体学问真菌病的重要类型之一。消化道是真菌侵入体内的主要传染途径,对健康和生命都有较大的威胁。过去本病甚为少见,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放射治疗等广泛的应用,肠道感染的疾病也日趋增多。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6%,病原包括念珠菌和曲菌。在我国引起肠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放线菌、毛霉菌、曲菌、隐珠菌等,其中以白色念珠菌肠炎最为多见。
- 直肠内套叠
- 直肠内套叠(intrarectal invaginate)是指在排便过程中近侧直肠全层或单纯黏膜层折入远侧肠腔或肛管内,不超过外缘者。又称直肠内脱垂、隐性直肠脱垂或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等。本病是出口性梗阻性便秘的常见类型之一。多发生在直肠远端,部分患者可累及直肠中段。由于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检查及钡剂灌肠时,套叠多已复位,故临床诊断困难,只有通过排便动态造影才能明确本病诊断。
- Alagille综合征
- Alagille综合征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不良征,动脉-肝脏发育不良综合征;Watson-Alagille综合征。
- 直肠损伤
- 由于直肠位置深在、隐蔽,又有骨盆的良好保护,很少损伤。一旦损伤由于直肠多呈空虚状态或虽有粪便也已成形,不易自穿孔处溢出,炎症进展较缓慢,症状隐匿,易被忽略。但伤处粪便的细菌种类多,密度大,可达1016/L,极易造成严重的腹腔内或直肠周围间隙感染,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应高度重视直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 Brenneman综合征
- Brenneman综合征于1921年由Brenneman首先报道。又名咽喉病毒感染伴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回肠,大肠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 重型乙肝
- 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率约占乙型肝炎的1%左右。以青年居多。劳累、酗酒、感染、营养不良、末期妊娠、病毒重叠感染等均可促使急、慢性肝炎的病情转重。 重型肝炎的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要注意早诊早治,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 致死性肝内胆汁淤...
- 致死性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又称Byler病;致死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Fatal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Syndrome);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婴儿胆汁粘稠综合征;Ⅳ型-进行性肝内淤积症。
- 直肠炎
- 直肠炎轻者仅粘膜发炎,重者炎症累及粘膜下层、肌层,甚至直肠周围组织;有时只是一部分直肠粘膜受累,有时直肠粘膜全部发炎,也可累及结肠部分粘膜都有炎症。直肠炎常见于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心、肺、肝、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后,大便秘结、腹泻、痔,肛管直肠脱垂,肛瘘、息肉病、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肿瘤、直肠损伤、异物等,都可使直肠发炎,严重的需立刻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最为常见的病因是直肠内异物损伤。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它带有锐利角的各种异物可直接损伤直肠粘膜而发生直肠炎。此外,发生严重便秘时的坚硬粪便块,可引起直肠炎。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