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乳房肥大症
- 男子乳腺发育又称男性乳房肥大症、男子女性型乳房,是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的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可有乳房胀痛,乳晕下可触及盘形结节,个别可见乳头回缩、乳头溢液,有的外形与青春期少女的乳腺相似,故临床又有以青春期乳房肥大、中老年性乳房肥大,特发性男性乳房肥大等冠名。
- 乳管内乳头状瘤
- 本病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头状生长有关。可分为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两种。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但以40~50岁发病者最多见,男性少见。单发性者癌变率约为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发生于乳腺边缘部位的中、小导管或末梢导管没,可累及多个乳腺小叶的不同导管,其生物学特性倾向于癌变,癌变率高达30%~40%,可视为癌前病变。
- 乳房导管内乳头状...
- 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 of breast)又称大导管乳头状瘤、囊内乳头状瘤等,是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区大导管的良性乳头状瘤。
-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 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俗称“奶疮”或“乳痈”。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是产后哺乳的产妇,尤其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如果乳汁淤积在乳房中流不出去,再加上细菌从乳头的破损处进入乳房,就可能引发炎症。
- 炎性乳腺癌
- 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 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十分罕见。该病呈暴发性发病,以乳房皮肤的弥漫性红、肿、热,痛和水肿为特征,极似急性炎症。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 炎性乳腺癌以侵犯淋巴管道为主要表现,转移几率高,是局部晚期乳腺癌中预后最恶劣的一类。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1%~10%,我国报告约占乳腺癌的0.9%。
- 副乳乳腺癌
- 副乳乳腺癌(mammary of accessory mamma)是指发生于副乳腺的癌肿,多发生于腋区,少见部位为锁骨下区、腹部及外阴区。王发恒(1993)报道4例副乳腺癌,有乳头、乳晕、乳腺俱全者,也有仅有乳头者,有的有泌乳功能。
- 绝经期乳腺癌
- 乳腺癌对所有年龄的妇女都是一个严重威胁。绝经后严重的肥胖及中心性脂肪堆积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围绝经期后服用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会,高水平的催乳素亦会增加乳腺癌发病。
- 老年人乳腺癌
-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 乳头的乳头状瘤
- 乳头的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papilla) 是乳头表皮的鳞状上皮细胞呈乳头样增生的病变。多个增生的乳头状物聚积在一起,看起来似菜花状,与乳腺鳞状细胞癌相似。临床很少见。
- 积乳囊肿
- 积乳囊肿(cyst of galactostasia),亦称乳汁潴留囊肿,或乳汁郁积症。是妊娠期、哺乳妇女的良性疾病。过去认为此病较为少见,近年来国内时有报道。此病是哺乳期乳房的某一小叶或导管因故发生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潴留于导管内,使之扩张形成囊肿。表现为乳房内肿块,常被误认为乳腺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偶尔也可被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故应当引起注意。
- 乳房结核
- 乳房结核(tuberculosis of breast)又称结核性乳房炎(tuberculous mastitis),是乳房的一种慢性特殊性感染。本病少见,但亦并非罕见。1829年Cooper首先对此病有所描述,我国最早由陈舜名于1930年对该病作了报道。乳房结核常见于哺乳期女性,有原发性(primary tuberculosis of breast)和继发性(secondary tuberculosis of breast)2种。前者多因乳房皮肤破损致感染,后者常继发于胸部结核病变,或由其他器官结核继发而来。所以临床在治疗乳房局部病变时,亦应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祖国医学对本病亦有深刻的研究,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称本病为乳痨;乳疬;乳癖等,同时认为,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更兼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乳络而发病,日久蕴热溃腐,穿破成漏,脓汁清稀,夹杂败絮,长期流脓以致耗伤气血,迁延不愈。
- 乳房单纯囊肿
- 乳房单纯囊肿(simple cyst of breast )是指囊肿壁内衬一层扁平上皮,而无明显增生表现的肿块,是一种常见的乳房疾病。临床以乳房单发或多发肿块伴疼痛为主要症状,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甚明显。若光滑的囊壁发生变化,则可能是恶变的征象。因此,该病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 乳腺脂肪肉瘤
- 脂肪肉瘤是软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乳腺血管周围的幼稚间叶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而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乳腺脂肪肉瘤(liposarcoma of breast)。
- 湿疹样癌
- 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的恶性肿瘤,也被称为湿疹样皮癌或Paget病。它通常在皮肤表面形成湿疹样的皮损,但与湿疹不同,湿疹样癌具有肿瘤的性质。湿疹样癌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边界不清、颜色暗红或粉红色、伴有脱屑或渗出的斑块或丘疹,通常伴有剧烈瘙痒。病理上,湿疹样癌的表皮内有大而淡染的异常细胞(Paget细胞),这是该肿瘤的典型特征。
- 乳房外湿疹样癌
- 乳房外湿疹样癌是一种原发于大汗腺分布部位的皮肤或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顶泌汗腺分布区,以女性外阴、男性阴囊多见。临床表现类似于湿疹样改变,通常伴随着糜烂、渗出和破溃等症状。该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在术后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如果产生扩散,则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化疗等。避免破溃的皮肤出现感染或继发其他恶性肿瘤,一旦发现患有乳房外湿疹样癌,应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示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