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髋关节痛

  一、发病原因

  假单胞菌属根据其RNA/DNA的同源性可分为五个主要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其代表菌种,在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此外,临床常见的假单胞菌属细菌还有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等。本菌为无荚膜、无芽孢、能运动的革兰阴性菌,菌体大小(1.5~5.0)um*宽(0.5~1)um,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为专性需氧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在42℃时仍能生长,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菌体O抗原有两种成分,一为内毒素蛋白(OPE),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另一为酯多糖,具有特异性,根据其结构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12个血清型,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或铜绿假单胞菌素分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紫外线不敏感,湿热55℃1h才被杀灭。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平板上能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形成绿色脓液。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完整皮肤是天然屏障,感染力再强的病菌亦不能引起病变,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含有调理素及补体,可协助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及杀灭铜绿假单胞菌,故亦不易致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1)皮肤黏膜破损,皮肤防御屏障缺乏;(2)介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留置鼻饲管等;(3)免疫功能减退,如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退、婴儿和儿童的皮肤、脐带和肠道免疫机制缺损、肿瘤患者、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生素的患者。

  二、发病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有多种产物有致病性,其内毒素含量较低,在发病上无重要意义,其分泌的外毒素A(ExoA)是最重要的致病、致死性物质,胞外酶S、碱性蛋白酶、磷酸酶、细胞毒素等外毒素亦常是造成组织破坏、细菌散布的重要原因。外毒素A进入敏感细胞后被活化而发挥毒性作用,使哺乳动物的蛋白合成受阻并引起组织坏死,造成局部或全身疾病过程。动物模型表明给动物注射外毒素A后可出现肝细胞坏死、肺出血、肾坏死及休克等,如注射外毒素A抗体则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保护作用。蛋白酶有外毒素A及弹性蛋白酶同时存在时则毒力最大;胞外酶S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外毒素A的ADP核糖转移酶,它可以破坏细胞骨架,从而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的侵袭扩散,感染产此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可有肝功能损伤而出现黄疸。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天然和获得性耐药性,其耐药机制异常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②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DNA旋转酶等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③外膜通透性降低;④生物膜形成;⑤主动泵出系统。其中主动泵出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