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眼痛

  (一)病史

  眼痛多伴有其他眼症状,应详细询问病史。要注意眼痛的部位及性质。如角膜病变的疼痛是磨痛,像眼里有沙子的感觉,并伴有刺激症状。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眼痛则是眼酸眼痛,伴同侧偏头痛,睫状部有明显压痛是其特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痛为眼球剧烈胀痛,伴同侧偏头痛,同时有视力障碍、虹视、雾视、恶心呕吐等。球后视神经炎则是眼球深部疼痛、眼球运动或压迫眼球时感到球后部钝痛。眶上神经痛者疼痛剧烈,夜间重,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点。屈光不正、调节疲劳时,眼痛多与视近物有关,闭目休息后好转。全眼球炎、眶蜂窝织炎等为全眼及眼眶胀痛,眼球运动时痛且伴剧烈头痛及全身急性感染症状。

  (二)体格检查

  注意全身检查,体温、脉搏等,有无全身急性感染征象。有无颅脑及副鼻窦疾患。

  眼部检查注意视力,有无眼睑红肿、内翻倒睫,眶周肿物、瘘管、窦道,眼球突出、运动障碍,泪囊部红肿、压之溢出分泌物,结膜充血或睫状充血,巩膜充血、结节,角膜异物、浸润、溃疡、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渗出、积脓、积血,虹膜前后粘连、萎缩、结节,瞳孔大小、形状、光反应以及眼底改变。必要时验光现眼压。

  (三)实验室检查

  对感染性疾病,注意血象检查。对上述某些疾病寻求病因,应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液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

  (四)器械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除外角膜炎、溃疡、异物,以及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等病变。眼底铺检查玻璃体、眼底变化。前房角镜检查有助于青光眼类型的诊断。视野检查对青光眼及球后视神经炎有诊断意义。影像检查可以判断眶骨、眶内及眼球有无异常改变。

  应该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

  眼睛刺痛 眼睛刺痛的原因很多,角膜疾病可以引起,正常的眼球表面覆盖着一层泪膜,它是维持眼表健康、舒适的基础。白领由于长时间盯着电脑,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睑睁开得较大,泪液蒸发比平时增加,而同时眨眼次数大大减少,造成眼球表面泪液滋润不足,加上荧屏光线的辐射,因此容易出现眼睛干涩、刺痛。

  一、饮食起居有常

  饮食有规律,起居有常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饮食不可暴饮暴食,亦不可偏嗜,以免损伤脾胃。平素少食炙赙及膏粱厚味,以免蕴成脾胃湿热。若“饥饱伤胃,劳役伤脾,戊己既病,则生生自然之体,不能为生生自然之用,故致其病”(《原机启微·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已病后饮食之宜忌,须根据病情而定,不可乱开忌口谱。

  起居有常,即指生活起居,工作学习,文体活动都要适当安排而有规律。不正常的活动,不适当的用眼,可使身心视觉受到损害。如久视则伤血,久卧则伤气,久坐则伤肉,久立则伤筋,起居失常,房室不节,可致耗血伤精,甚至造成内障,务当慎之。

  二、避免时邪,调和情志

  时邪即指四时不正之气。若侵犯机体,可致多种眼病,尤以外障眼病为多。避免时邪,须顺应四时,适其寒温,锻炼身体,或结合气功,以增强体质。如疠气广泛流行,一家之内,邻里之中,男女老幼迅速相染者,隔离病人、避免接触是预防的有效措施。对于工矿、机关、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单位,可采用相应的预防性药物,如用千里光眼药水滴眼,薄荷、板蓝根、桑叶、银花等煎水内服,做到及早预防,以免广泛流行。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银海精微·七情》)谓“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紧,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七情过激,脏腑受伤,气机郁滞能引起眼疾。必须七情和畅,愉快乐观,方能百脉和畅,脏腑安和,眼疾少生或不生。已病之后,也不能因病而郁,加重病情。

  三、讲究卫生,保护视力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有效措施。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剪指甲,勤洗手,不用脏手帕擦眼,也不用别人的手帕、毛巾擦眼。与传染性眼病患者接触后,用肥皂水将手洗净。公共场所(理发店、浴池、旅馆等)要有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所用的脸盆、面巾、浴巾等要经常消毒。传染性眼病流行时,公共浴室、游泳场所要严加管理,甚至停止开放。医护用的检查器械、药品、敷料等要注意消毒,以免相互传染。

  保护视力是眼科保健的主要方面,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读书姿势要端正,距离读物保持30厘米远,乘车、卧床勿看书,照明亮度要适宜(过强则刺目,过暗则劳目),读1小时许,可闭目或远眺片刻,并每日配合按摩眼周穴位,以疏通经络气血,消除疲劳。

  如有眼疲劳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切勿乱戴别人眼镜。

  四、注意安全,防止外伤

  眼外伤可以造成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完全失明,因此注意安全,防止外伤,是保护视力的关键性措施。平时要做好预防眼外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眼外伤的基本预防知识。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要掌握眼外伤的防治知识,以便及时正确初步处理眼外伤病人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