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脑衰弱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

  (1)情感障碍 为典型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克制情感表达能力明显减弱,控制不住情感反应,无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在微小的精神创伤刺激之下,就表现出明显的易伤感、易激动、易发怒、感到委屈等等、病人愿意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觉得不必要、不好意思,但常常克制不住,因此,有些病人为此而苦恼。病情严重的病人可有情感失禁,即强制性哭笑。

  (2)各种躯体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常常作为主诉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走路向一侧倾倒感、肌震颤、睡眠障碍等。

  (3)轻度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工作效率下降、主动性下降,感到学习新知识困难而不主动学习,记忆力下降,以近事记忆下降较明显。

  病人对以上症状有自知力、并有求治要求,少数病人可伴焦虑症状,疑病症状。症状较轻时,常不被重视,也可认为是高血压病或其他内科病的症状,对有上述症状的老人,应进行神经系统以及实验室检查,如果明确查到脑动脉硬化的证据,如头颅CT有小梗死灶等,可明确诊断,如无证据,也不能否定诊断。

  (4)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医院制剂“救脑益智胶囊”具有 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化痰祛瘀,健脑益智。用于气血肝肾亏虚,痰瘀阻滞引起的健忘不寐,神情呆滞,眩晕耳鸣,言语謇涩,肢体痿软,步履艰难,血管性痴呆见上述证候者。

  脑衰弱综合征需要和神经衰弱相互鉴别:

  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是各方面能力下降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增强。心理水平上易疲乏,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弱,带恐怖性质的焦虑。对声、光或躯体各部分有病态的易感性,如心脏虚弱及各种性功能障碍。1985年在我国神经症座谈会上确定的神经衰弱定义指出,本症患者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有学者认为神经衰弱者的疲乏是有选择性的,即对有兴趣的情绪体验不易疲乏,而对无兴趣或潜意识中有抵触情绪者则容易疲乏,这是其特点。

  脑衰弱综合征与神经衰弱的临床相以脑功能衰弱症状为重;脑衰弱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明显的、持续的情绪失禁或不稳定为主,因此又被称为器质性情绪不稳定障碍,具体的区别,大致如下:

  (1)头痛、头昏症状二者相似,但脑衰弱综合征常见眩晕,为前庭功能障碍(缺血引起的);神经衰弱者少见。

  (2)肢体麻木、刺痛症状脑衰弱综合征常见,为末梢神经症状;神经衰弱者少见,但可见肢体肌肉疼痛感。

  (3)情感障碍表现不同 神经衰弱病人可在病程的很少一部分时间中表现为烦恼、心情紧张不能放松、易激惹等,也可有轻度的焦虑或抑郁症状;脑衰弱综合征病人则表现为明显的、持续的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易激惹、焦虑或抑郁症状。

  (4)衰弱症状神经衰弱病人自觉脑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持久,自觉体力易疲劳,工作及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力下降明显等;脑衰弱综合征病人也有类似症状,二者的区别在于:进行记忆测查时,神经衰弱者在正常范围,而脑衰弱综合征病人常可查出有记忆力下降。在处理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时,神经衰弱者虽常常强调自己的记忆下降,却无明显的遗忘现象,而脑衰弱综合征病人常需准备下备忘录来提醒自己,否则就会因为遗忘影响社交活动。

  (5)在思维及语言表达方面脑衰弱综合征病人可有明显的思维粘滞,说话哕嗦、无主次、无中心之分(病理性赘述),思维反应迟钝等现象,而神经衰弱者无类似症状表现。

  (6)兴奋症状神经衰弱病人可有精神易兴奋、回忆和联想增多,自觉克制不住、并为之苦恼的症状表现,脑衰弱综合征病人却无类似症状表现。

  (7)身体伴随的疾病以及辅助实验室检查方面神经衰弱一般身体无器质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多为正常;脑衰弱综合征病人常常伴随高血压病、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躯体疾病,实验室检查常有异常发现,如头CT、MRI、血脂、脑电图、记忆测查等均可见到异常,可作为脑器质性障碍的证据。

  一、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杞人忧天,为了名利和地位而费尽心机都是不好的。

  二、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自己的脾气、性格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难改变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对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会对你有情有义。

  三、提倡顾全大局:遇事要从大事着想,明辨是非。如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理解、体谅,是防止人际关系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时,尤应如此。

  四、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对于工作过于紧张。过于繁忙,或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这样做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五、求助于医务人员:如果自我调节不好,出现一些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先兆时,应立即求医,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但也不能有病乱投医。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相关省份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