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商用名称】: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主要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沙美特罗(以昔萘酸盐形式)和丙酸氟替卡松。每泡含沙美特罗50微克和丙酸氟替卡松100微克;每泡含沙美特罗50微克和丙酸氟替卡松250微克。
【功能主治】: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是由长效b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组成的复方吸入制剂。适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
【用法用量】: 吸入:成人和12岁以上的患者,每次1吸(50ug沙美特罗100ug丙酸氟替卡松),每日2次;或每次1吸(50ug沙美特罗250ug丙酸氟替卡松),每日2次。4岁以上儿童,每次1吸(50ug沙美特罗100ug丙酸氟替卡松),每日2次。
【药品相互作用】: 由于本品含有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可以预计与每一成分相关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及严重程度。这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并未发现其它的不良反应。与其他吸入型治疗一样,用药后可能出现支气管异常痉挛并立即出现喘鸣加重。应立即停用本品,且患者在必要时应进行再次评估并转换治疗方案。 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的有关不良事件如下。 沙美特罗: 1.曾报道震颤、主观的心悸及头痛等β2-激动剂的药理学副作用,但均为暂时性,并随规律治疗而减轻。 2.一些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期外收缩)。通常为敏感型患者。 3.曾有关节痛,肌痛,肌肉痉挛及过敏反应包括皮疹、水肿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报道。 4.曾有口咽部刺激的报道。 5.非常罕见高血糖症的报道。 丙酸氟替卡松: 1.有些患者可出现声嘶和口咽部念珠菌病(鹅口疮)。 2.有关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不常见。 3.罕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过敏性反应报道(主要为面部和口咽水肿),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也有报道,过敏反应罕见报道。 4.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准纳器后漱口可减少声嘶和念珠茵病的发生率。 5.有症状的念珠菌病可局部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以继续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准纳器。 6.可能出现的系统作用包括有:库兴氏综合征(Cushing'sSyndrome),库兴样特征(Cushingoidfeatures)、肾上腺功能抑制、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迟缓、骨矿物密度降低、白内障和青光眼(参见【注意事项】)。 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准纳器的临床试验中,已有报道,发生了不常见的挫伤事件。 常报道(发生率在>1/100和
【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中任何成分过敏患者、孕妇慎用。2、其他见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项下。
【不良反应】: 对本品中任何活性成分或赋形剂有过敏史者禁用。本品中含乳糖,对乳糖及牛奶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参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人类妊娠与哺乳期间使用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尚无足够经验。 2.在对动物的生殖毒性研究中,无论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全身性暴露于过量的强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时,均发现对胎儿的预期影响(参见【药理毒理】)。 3.在使用这两类药物的广泛临床经验中,未发现上述现象与治疗剂量有相关作用的证据。沙美特罗昔萘酸盐与丙酸氟替卡松均未显示潜在的遗传毒性。 4.在吸人治疗剂量后,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的血浆浓度都很低,因此在人乳中的浓度很可能相应也很低。这在对哺乳期动物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据,乳汁中检测到的药物浓度很低。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都可以排泄到大鼠乳汁中。尚无关于人乳的资料。 5.妊娠和哺乳期间,只有在预期对母亲的益处超过任何对胎儿或孩子的可能危害时才考虑用药。妊娠妇女用药,应将丙酸氟替卡松的剂量调整至可充分控制哮喘症状的最低有效剂量。 6.尚无有关人类哺乳期用药的资料。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均可分泌到大鼠的乳汁中。只有当预期的对母亲的益处大于可能对儿童造成的危险时方可考虑将本品用于哺乳期妇女。 老人注意事项: 参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