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耳鳴並不一定是大病的徵兆。長期耳鳴可能是外耳道耵聹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動脈瘤、高血壓等較爲嚴重的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若出現長期耳鳴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一、耳部疾病
1.外耳道耵聹栓塞
耵聹分泌過多或排除受阻時,逐漸形成團塊,阻塞外耳道,進而可引起聽力減退、耳鳴、耳痛,甚至眩暈的症狀。可由專業醫生使用膝狀鑷或耵聹鉤等設備取出耵聹團塊,耳鳴症狀可得到緩解。
2.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因炎症導致耳內分泌物增多,進而引起耳鳴症狀,耳鳴多爲間歇性,如“噼啪”聲或低音調“轟轟”聲,個別患者有高調耳鳴。分泌性中耳炎導致的耳鳴可以進行鼓室穿刺抽液,以及應用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藥物來治療,能夠很好地緩解耳鳴。
二、血管性疾病
1.動脈瘤
若出現顱內外血管病變,可引起與脈搏節律一致的搏動性耳鳴。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一旦確診動脈瘤,原則上應儘早手術治療,手術可以解除局部症狀,預防動脈瘤破裂。
2.高血壓
高血壓易導致動脈硬化和血管痙攣,由於內耳供血動脈非常細小,從而容易引起內耳的缺血,內耳供血不足後就會出現耳鳴。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呋塞米、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藥物進行治療。
此外,還有其他原因也可引起耳鳴,且正常人在安靜的環境中,或是活動和側臥位時可感到血管搏動聲,這都是生理性耳鳴,並不一定是大病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