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为什么说气虚血瘀是百病之源

 2490

中医常说,痛则不通,这是说,如果按压穴位的时候出现疼痛,那么就说明压穴当中出现了淤堵的情况。中医认为,气虚血淤是万病之源,主要是因为如果经脉出现拥堵的话,就会运行不畅,从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长久如此就会形成病灶,从而出现严重危害健康的不适症状。

气虚血瘀为病机,因气虚无力行血而致血行瘀滞的病理变化。气为血帅,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正常推动,若元气亏虚,无力行血,则血行缓慢,停留而瘀。临床常见身疲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之症,又有瘫痪、麻木或窜痛等血瘀之表现。此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补气益气为主,兼以活血行血。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气虚血瘀,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水肿及气虚血滞的肢体瘫痪、痿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气虚和气滞可与血瘀并存,三者相互影响。

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

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柠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气滞血瘀体质宜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相关推荐

  • 疾病症状
  • 医院
  • 医生
  • 药品
  • 检查
  • 手术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