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髓内针(Ender针)内固定术
简介:弧形髓内针又称ender针,是髓内针的一种,其优点是:利用多根弧形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髓内针插入髓腔,达股骨颈部,呈扇形散开,可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活动。尤其对老年人,由于患肢可早期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从而减少全身并发症;应用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切口远离骨折部位,因而感染的危险性较其它内固定方法为少。其缺点是多根弧形针对控制骨折端旋转能力仍嫌不足,尤其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固定常不牢固;同时,也有早、晚期并发症发生,不容忽视。
简介:弧形髓内针又称ender针,是髓内针的一种,其优点是:利用多根弧形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髓内针插入髓腔,达股骨颈部,呈扇形散开,可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活动。尤其对老年人,由于患肢可早期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从而减少全身并发症;应用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切口远离骨折部位,因而感染的危险性较其它内固定方法为少。其缺点是多根弧形针对控制骨折端旋转能力仍嫌不足,尤其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固定常不牢固;同时,也有早、晚期并发症发生,不容忽视。
弧形髓内针直径为3、4、5mm三种规格,长度在33~39cm之间,呈弧形自然弯度。针尖为钝圆形,针尾呈扁平形,与打入器吻合,针尾中央圆孔备拔针用。术前须准备打入器、拔出器、弯针器及骨孔扩大器等[图1]。 术前应根据健侧x线片所测髓腔狭窄部宽度(成人平均5mm)和股骨长度选择适宜的髓内针,并须多备几套,以便术中选用。 术前根据年龄及骨折移位情况,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
复位 病人仰卧于骨折整复台上,行手法复位后患肢外展30°,内旋15~20°,双足固定于足托上。摄正侧位x线片,或用电视x线机监视,证实复位满意,即力争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侧位片上前倾角不大于10°(参见股骨颈三翼钉内固定术)。
切口、显露 在股骨内髁上,相当于髌骨上缘平面,向上作纵切口,于股内侧股与内收大肌之间分离,将股内侧肌牵向前外侧,显露股骨下端内侧骨皮质。于内收肌结节上方约3厘米处的骨膜上有膝内上动、静脉通过,应注意保护或结扎[图44-37⑴]。
凿开骨槽 于股骨内髁上2厘米,股骨内壁与后壁皮质骨交界处,凿一长方形骨槽,约1×2cm3大小。注意不宜偏前,以防止打尾摩擦股四头肌腱,也不宜偏后,以免损伤股动脉[图44-37⑵]。
进针 根据x线片所显示的股骨颈长度和颈干角大小,将所选弧形针近端7~9cm处弯成135°~145°,每根相差2°~3°,针远端2~3cm处也稍弯曲约5°。置入第1根弧形针,弧度向内,以旋转方式插入。当进入无髓腔段时可有阻力感,此时装上打入器将针锤入,锤入时有实质感。当第2、3根针插入至无髓腔段时,每根针尾应以上一根针为轴旋转12°~15°,针前端前倾10°~15°,使3根针进入股骨颈时呈扇形散开,可防止骨折部旋转,并防止针在髓腔内互相嵌顿。针尖直达股骨头关节面下0.5cm左右,针尾留0.5cm长度,针尾扁平部应密贴骨皮质。针的数目,以能将髓腔嵌紧为宜,一般为2~4根[图44-37⑶]。
髓合 x线摄片或电视x线机监视认为骨折复位及针的位置满意后,按层缝合。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